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中国雷锋小学”的故事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09-20

  9月16日,中秋节后的首个上班日,包钢实验二小副校长马利芳神情惋惜地说:“今年学校计划给陈玉珍老人过百岁生日,遗憾的是去年12月老人99岁高龄过世了。”

  是什么原因,让一所学校未能给一名老人过百岁生日而感到遗憾?这位老人跟这所学校有何关联?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原来,陈玉珍老人生前患有植物性神经紊乱和老年痴呆症,孤身一人,从未婚育,曾经一段时间靠捡破烂维持生活。1991年,一名小学生闯入这位老人的生活,成为她精神的支柱和小帮手,他就是老人邻居、包钢实验二小学生贺飞。随后,贺飞的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加入到照管老人的行列,之后又成了全校师生有计划、有组织的志愿服务行动。目前,贺飞已从包钢实验二小毕业多年了,但无数个“贺飞”在包钢实验二小接过爱心接力棒,28年来,使这位老人过上了被爱心包围的晚年生活直至安然去世,不仅使师生体会到了爱和奉献的快乐,也培养了师生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从那个时候起,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成为这所学校的标志,“雷锋小学”这块牌子在学校光荣地树立起来了。

  包钢实验二小师生爱心接力照顾的不仅仅是陈玉珍老人。2012年,该校组建了“向阳花”青年教师志愿服务队,又承担起照顾孤寡老人张香玉的责任。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学校开始打造“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育品牌。全国道德模范陈文学是该校的校外辅导员,他除了自己给学生讲述雷锋故事和事迹,还帮助学校建立了雷锋展室、经常邀请朱清章、王金清等包头市道德模范人物走进学校,讲述他们助人为乐和尊老爱亲的亲身经历。学校还分批成立了青年教师、学生、家长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包钢实验二小的每位学生从入学第一天佩戴雷锋像章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走进了一个弘扬雷锋精神的学校。

  2016年初,包钢实验二小成立了“学雷锋爱心银行”,号召少先队员坚持做到日行一善,同时把他们的爱心行动记录下来,让孩子们感知爱、传递爱、收获爱。学校每个中队都是爱心银行的分行,每一位少先队员都是小储户。除了用爱心存折记录队员学雷锋的足迹,学校各中队还升级了电子爱心银行,将学雷锋活动的图文、视频、微视、彩视留存。学校还涌现出一批“雷锋中队”,有的班级为包头市固阳希望小学捐赠图书,有的班级参加了包头广播电视台“小棉衣暖冬”活动……全校师生参与了为自治区美德少年杨慧迪捐款、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儿院孩子庆六一等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上德育资源平台、微信平台、微网站、校园电视台,借助现代化德育阵地,多渠道宣传展示少先队员的爱心行动。从而,该校也被自治区命名为唯一一家“中国雷锋小学”。

  采访快结束时,马利芳给记者介绍了学校开展的“一个课程学雷锋”“两项活动做雷锋”“三个第一知雷锋”“四个日子忆雷锋”的“一二三四”学雷锋系列特色主题教育活动。一所学校,近30年来与雷锋同行,让雷锋精神在校园永驻,在少年儿童心目中永驻,书写出新时代青少年道德建设的美丽篇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格日勒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新闻热线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