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关于勐海地铁21号线最新规划图,回复一下吧!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1-11

  近日,一则国家标准号为GB 15084-2022的《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 性能和安装要求》正式发布。新标准将自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将全面取代现行的于2013年发布的GB 15084-2013版本标准。这意味着传统汽车后视镜将要成为历史,电子后视镜或将成为主流配置。

  近些年随着汽车智能化的高度普及,车内中央流媒体电子后视镜已经被很多车企采用,并以主打科技性配置为卖点吸引用户。

  相较于传统光学后视镜来说,电子后视镜拥有更宽阔的视野。 电子后视镜改变了传统光学后视镜受限于镜面曲率、形状、大小、角度等因素造成的视野限制,通过不同的传感器、不同角度的摄像头,驾驶员可以获取更多的环境信息,以保证车辆行进过程中其他参与者的安全。

  据相关论证,电子后视镜受环境影响更小; 传统光学后视镜主要通过镜面反射来实现视野的扩大,但如果遇到如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驾驶员的视野通常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电子后视镜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消除这些环境影响,以保证驾驶者的视野不受干扰。

  电子后视镜的外置设备仅有摄像头的传感器件,相比传统光学后视镜而言,体积的大小可以降低到后者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小,电子后视镜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同时还能高速风噪也会进一步降低。

  更小的后视镜体积,让整个车身的设计也更加美观;话虽如此,电子后视镜颇多的优点也属实诱人,同时又能作为一项科技配置吸引客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做到全部替代;除了日常开车之外还有泊车也是需要我们考虑的,全自动辅助泊车虽然已经很普及了,但目前还没有智能到应对全部用车环境,因此人工驾驶泊车依然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习惯自行泊车的用户来说,对于光学后视镜的需求依然存在。就目前来看,两者并存依然是未来主流,短时间内想完全替代恐怕难以实现。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