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9月20日讯(通讯员 陆宏夏 陆育升)近年来,贵港市港北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在村(社区)搭建“就业超市”平台,形成全时全域、线上线下、就近服务新格局,构建集用工保障、职业培训、创新创业为一体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截至8月底,港北区城镇新增就业316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1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171人。 服务事项“就地办”。港北区延伸拓展就业服务触角,将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职业培训服务等12个事项下沉至村级办理,最大程度方便基层群众“就地办”。同时,港北区积极整合资源,统筹安排105名就业社保协管员、48名就业社保协理员到村(社区),靠前服务,精准协助帮扶,建立一支专业强、素质高的就业服务队伍。今年以来,通过“就业超市”发放招聘传单等宣传资料15万份,分类建立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市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实名制台账2852人,开展乡村公益性岗位申请等服务事项2500多次,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职业培训“就地学”。港北区积极开展就近就地培训,有效解决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顾不上”、与生产生活“有冲突”的问题,让群众就业更有底气。通过定期走访企业、村组群众及返乡人员,全面了解技能培训需求和困难,针对部分求职者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就业能力差的特点,把培训教室“搬”到村(社区),引进专业培训学校,结合港北区重点产业布局,开设一系列就业稳定、操作容易的培训班,让百姓在家门口学技能、拿证书、就好业。今年以来,港北区在村(社区)举办叉车司机、育婴员、家政服务员等专业的技能培训班23期,累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785人,均参加职业考试并获得合格,帮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更有底气实现高薪就业。 工作岗位“就地选”。港北区推行“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在线上,搭建智能化就业网络平台,整合贵港云招聘等3家网络招聘平台,群众“扫码”求职,便捷获得企业介绍、岗位需求和薪资待遇等用工信息,直播带岗推介服务,还可以实现网上快捷“下单”,远程视频面试入职。在线下,“岗位”上架,按需“挑选”,还提供求职登记、创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今年以来,该区累计举办16场次招聘会,提供岗位7000多个;对1404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一对一联系推荐岗位;对4085名求职记人员,推行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用工服务,组织安排专车输送求职者到区内缺工企业应聘,入职18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