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为切入点防止因灾返贫,以资源下沉为重点建立三级联动应急管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以信息共享为原点,完善救助机制消解受灾脱贫户后顾之忧......奉节,以务实之举,创新之力阻击因灾返贫,赢得群众满意度。 据统计,全县发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400余起,百姓房屋倒塌上百间,大风摧毁农作物近万亩,全县损失超亿元。 防灾、减灾、救援、帮扶一体化构成奉节县全力阻击因灾返贫核心要义,为“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百姓安居乐业写下圆满注脚。 ▲奉节全县有1530处地质灾害点,总量占全市1/10(全市14559个),涉及群众12.96万人,被称为“库区地质灾害博物馆” “你家背后即将滑坡,快撤离,我们帮你!”2024年7月4日8时,红土乡红土村村民蔡典华刚刚起床,村干部就催他转移到村应急避难场所。8时30分,泥石流瞬间俺没4间房屋。 同样历经这惊险一幕的还有白帝镇村民黄桂英、大树镇村民唐清发等,他们的房屋均是在转移撤离不久,被泥石流冲成废墟。 据了解,奉节为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止因灾返贫情况发生,2023年,举全县之力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 针对奉节地质灾害频发现状,由奉节县应急管理局牵头,根据不同灾种在全县统一制作了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图,分类标注全县高风险灾害的分布情况,动态掌握风险变化情况,落实风险防范措施。蔡典华、黄桂英、唐清发等村民均在风险分布图内。 为确保风险分布图内的群众遇紧急情况能及时预警,还制作了紧急避险群众动员方案的模板,以此引导群众科学避险、安全避险。在每个村社建立1个应急避难场所,确保群众有安全的地方进行避难安置。目前,全县300多个村均利用闲置学校、村委会、广场等作为指定避难场所。 在提升“软联通“方面,改革规则机制,由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县减灾委员会、县应急管理委员会三大议事协调机构组成的全县应急管理治理指挥体系。以县联合指挥中心为指挥调度平台运行,联合指挥中心平时常设综合值班室和预警发布平台,及时快捷发布全县预警信息和快速指挥救援行动。 在提升救援服务上,实行救援力量和物资下沉,分别在长江南岸和北岸组建应急救援基地,在33个乡镇(街道)分别组建救援队伍,定时集中培训,举行应急实战演练。 投资70万建立乡镇二级应急指挥中心,把应急指挥救援落实到基层,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建立高效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高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能力,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奉节县森林覆盖面积393.5万亩,覆盖率64.05%,远超重庆市的43.1%、全国的23%,森林火灾压力大。打破渝鄂边界,与恩施、建始、利川、巫山、巫溪、云阳等市(县)签订《区域应急管理合作协议》,全面提升减灾救灾区域协调联动能力,切实守住不发生因灾返贫底线。 让蔡典华、黄桂英、唐清发等村民想不到的是,房屋冲毁的当天,奉节县减灾办就送来了救助物资,县应急局、县规资局、县民政、县建委等部门派来联合组核查灾情上报补偿。 红土乡野茶村大片玉米和其他农作物被冲毁,奉节县应急局驻野茶村第一书记及时组织队员抢收断掉的玉米梗,送到养牛大户收购,最大限度减少受灾群众损失。 据了解,为确保脱贫村和脱贫户的受灾数据与相关部门进行分享,奉节县应急局通过临灾会商、灾情通报、统计核对、联合救助、数据共享等方式,及时向规资、城乡建委、乡村振兴局、民政、金融服务中心等单位分享灾情数据和信息。同时会同驻局纪检组到各受灾乡镇核查验收救灾工作情况,确保各项救助措施落实到位。 8月15日,奉节县委书记张果在市政府举行的“扛起新使命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奉节紧扣全市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坚持绿色化发展、标准化生产、智慧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到202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26亿元。 据介绍,奉节脐橙产业综合产值已经超60亿元,实现“一棵树致富30万人”,并且通过陆海新通道远销10余个RCEP国家。肉兔产业今年可出栏700万只,综合产值达到8亿元。种植中药材18万亩,产值近15亿元。 在奉节县应急局结对帮扶任务的红土乡,野茶村、峰岳村、太阳村、白鹤村就发展有药材产业,脱贫户、受灾群众收入稳定。除此之外,驻村队员发动脱贫户盘活撂荒土地发展辣椒3000多亩,2024年,带动93户320多名群众人均增收500元。 “今年参加培训学习挖机安全操作,现在已挣了3万多元。”8月20日,兴隆镇川鄂村村民汤发富高兴地说,他3月初参加县应急局举办的安全生产培训,现在已见到效益。过去,村里的村民使用机械农具按说明操作,受伤的不在少数,如今通过培训,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为全面阻击因灾返贫,我们把安全生产放到第一位。”奉节县减灾办主任、应急局局长肖建华介绍,近年来,奉节应急局结合工作实际承担起提高乡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联合相关部门举办过多品种、多门类安全生产培训活动。 肖建华介绍,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加强部门联动,强化监测预警和精准施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去年以来,全县共开展风险隐患排查30万余次,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从一线员工抓起,上岗需佩戴安全生产流程卡,对农业生产,机械使用均实行岗前培训,矿山、建筑等场地,必须安全达标等等。 为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截至2024年8月,已组建完成33个乡镇(街道)应急消防工作站,已建设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队、环境污染专业应急技术服务队、地震地质灾害技术服务队、气象灾害专业技术服务队、城市消防专业应急救援队、建筑安全领域应急救援骨干队、市政设施专业应急抢险队、电力应急抢险保障队、铁路交通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水上交通应急救援队等10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常态化聚焦农业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施工、燃气和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排查整治。 为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全县实行了“六进”,安全生产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网络,进社区,进家庭。 “安全生产涉及家家户户,每一个家庭都难以承受灾害与伤痛之重,阻击因灾返贫,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们义不容辞!”肖建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