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不泯,浩气长存。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庄严肃穆。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一代又一代共和国先驱们舍生取义,不断实现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才有了今朝的国泰民安。唯有传承烈士的遗志,才能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唯有赓续奋进的力量,才能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传承“为党之志”,赓续“坚持革命继吾志”的句句呐喊。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建党以来,无数的革命先烈在敌人的压迫下,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信念。无论是行刑前从容不迫的李大钊,亦或是慷慨赴死的夏明翰,还是更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都明白“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之于共产党人的意义。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正是这份永不变质的精神,引领着我们将革命事业不断推向更高的浪潮。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铸就折不断的“钢铁脊梁”,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永远信党爱党为党,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信仰之钙”,为全党共同的事业添砖加瓦,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的奋斗实践“大踏步”向前推进。 传承“为国之志”,赓续“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谆谆誓言。回望共和国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无论何时何处,每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总有一个个英勇身影舍生取义,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以一片丹心诠释为国的无限忠诚。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我们不会忘记黄继光烈士用胸膛堵枪眼时的毅然决然,也不会忘记科学家郭永怀临终前拼命守护绝密文件的视死如归,也不会忘记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烈士,面对敌人挑衅时,不退半步的伟岸身影。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为国之志”,汲取先烈们为国付出一切的忠贞信念,怀揣着对革命烈士最好的纪念,时刻秉持“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牺牲我一个,自有后来人”的价值追求,将心中的感动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弘扬他们“不怕吃苦、不怕流汗”的精神,继续迈步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勇往直前。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个人的力量“萤火”融入国家力量的“皓月”,照亮中华民族披荆斩棘的“前路”。 传承“为民之志”,赓续“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声声关切。和平年代,也总有人用生命诠释着最质朴的为民情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无数事迹诠释着新时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时代最强音。在脱贫攻坚中,他们以脚步丈量着泥土,将生命定格在了扶贫的战场;在疫情防控中,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大爱诠释医者仁心;在抢险救灾中,他们用最后的信念与身体铸就铜墙铁壁,守护广大群众远离灾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他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平凡的一员,却因不平凡的为民情怀而闪耀于这个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自己的事业与服务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始终牢记“重任在肩”,不负“民之所盼”、不忘“民之所念”,多听板凳上的“土话”,多走田间地头的“土路”,将新时代的“鱼水情”镌刻在每一寸土地。要时刻警醒自己,为民从来都不是“震天响”的口号,而是真真切切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不断勾勒出人民群众盼望的“美好愿景”。(四川恩阳 邹昂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