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界,虽然新势力们采用了很多方式方法去获得生产资质,但是所有的方式,在爱驰这一举之下,都显得有些淡然失色。 8月16日上午,中国汽车业首个国企混改的“成品”,在江西南昌正式落定:成立于2004年,由长安集团和江铃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江铃控股,由“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三方达成了关于江铃控股的合资合作协议,并于7月26日完成了对新江铃控股的工商变更。根据协议内容,新江铃控股由爱驰汽车、江铃集团、长安汽车以50%:25%:25%的股比重组而成。新江铃控股将在品牌、市场以及电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核心技术上展开创新探索,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此次三方强强联手,将合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汽车集团企业”。 新江铃控股是国内首个央企、地方国企和新创民企三方混改的成功案例。仅此一项,爱驰汽车已经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重重地铭刻下了一笔。 “负负得正”,但本文中的“负”,是“背负”的“负”:8月20日,车市红点在爱驰汽车,与爱驰内部人士聊到这一首次国企混改时,最关心的话题重点,莫过于:“混改之后,爱驰还将背负陆风品牌的扭亏为盈重任,在当下市场大环境不好的前提下,爱驰汽车能否将陆风品牌当下的颓势扳“正”呢?” 此间插播一段数据:2018年,江铃控股的陆风品牌车型全年销量仅为1.88万辆,与2017年同比下降55%;营收11.94亿,同比下降67%;全年亏损高达8.54亿。 作为新江铃控股的最大股东,爱驰汽车除了获得了江铃控股旗下陆风汽车的生产资质、工厂产能之外,车市红点还获悉:“作为另外两大股东的江铃集团、长安集团还将会为新江铃控股,注入新技术和新产品。” 爱驰汽车创始人、总裁付强也说,成为新江铃控股的大股东,除了能够解决爱驰生产资质的问题,同时还由爱驰单品牌,变成了爱驰+陆风双品牌运行,且新能源+传统燃油车的两大领域产品敲门砖,同时,顺着这条思路向下延伸,通过百度搜索就很容易了解到爱驰此次收获颇丰:江铃控股旗下拥有国内知名乘用车品牌:陆风汽车品牌,产品家族包括陆风品牌乘用车系列品种,其中昌北基地主要生产陆风X6、陆风X9和陆风风尚三大系列产品,涵盖SUV、MPV两大乘用车领域,小蓝轿车基地生产陆风风华系列轿车…… 爱驰汽车2017年成立,其首款亮相车型是U5,随后,2019年上海车展期间,还亮相了六/七座纯电动SUV概念车U7 ion,以及首款甲醇电动超级跑车GumpertNathalie。 而随着爱驰、江铃集团与长安集团此次三方合资合作消息落地,紧接着爱驰U5)的量产交付,也被排上了日程——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实施《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鼓励国有汽车企业与其他类别企业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汽车企业集团“。之后不久,新江铃控股的三大股东就已经在接洽之中,因此,爱驰U5的量产规划,也是在此次三方合资合作正式尘埃落定之前就已经公布。 至少从新江铃控股的正式确立来看,付强在爱驰运作链条上最大的一个连接环已经牢固,接下来的新江铃控股,面临最大的挑战除了陆风品牌的重塑,就是爱驰量产交付与新市场开拓。而在这一方面,爱驰虽属新势力,但其核心团队,却是一队老司机——除了付强之外,邱孝川、谷峰、蔡建军、徐骏都是业界响当当的人物,被汽车人称之为“爱驰五虎将“,此番更是找到了用武之地。 坦言之,新势力造车虽然为汽车行业增添了很多新思维、新畅想,但是从实际运作来看,即使是位居新势力榜首的几大品牌,日子过得也并不十分“舒坦”。正如同8月20日朋友圈里很流行的一个线起步,确实要比传统车企背负更多压力。 而另一方面,以国企为主的传统车企,在2018年开始的市场下行环境下,也逐渐开始感受到白热化竞争之外更为强烈的压力,基于体制、思维模式、技术迭代等多方面创新需求,国企混改实际上是将两者资源融合,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的一个绝佳选择。 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铃控股董事长邱天高说:“江铃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应了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势,贯彻了新发展理念,践行绿色崛起,是多方共赢的结果,必将展现强大的生命力。” 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在发布会上的表述更为深刻:“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驱动下,‘新四化’浪潮促进了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之间、车企与业内及跨界类伙伴的资源整合,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为中国汽车企业品牌向上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对此,长安汽车启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战略,以‘创变’核心价值,以全新的开放心态,积极与其他汽车企业、科技型企业、金融类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坚定地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本次三方的开放式合作正是‘第三次创新创业’的又一重要成果。三方重组后的合资公司,也将为新时代下中国汽车企业在深化国企改革、产业合作方面,提供先行经验和成功样本。” 而从中国汽车国企混改第一例的画外音里,能够感受到的是江铃集团、长安集团都在自身体系之外,探出了更为开放的第一步,由此次混改不仅将过剩产能进行了合理配置,同时还在新江铃控股的这一新板块中,寻找到了集合新思路、新技术、达成高端新品牌的“练兵场“。 其实,在8月16日爱驰、江铃集团、长安集团正式合资合作的消息公布之前,为了慎重起见,三方之中已经有委托调研公司,与媒体、行业人士进行过沟通交流。 而另一方面,新势力造车的兴起,也是当下汽车行业巨变带来的必然产物。由新技术、新思维达成的一些前瞻想法,总要付诸于实施,但对于动辄千亿级的传统车企而言,想一口气直接转轨谈何容易。 新江铃控股的成立,其深远意义,远高于这一纸协议:至少在三方来看,这是一纸既能够满足当下企业发展需求,同时又为未来铺垫无限可能的合作协议。 当然,市场的残酷程度,并不会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虽然车市红点也确认爱驰汽车已经开始向新江铃控股派驻管理人员,但要在大行情下行的背景下,扭转一个亏损企业的颓势,同时再造一个新品牌的未来,谈何容易。 说到福特,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大皮卡。在美剧中,驰骋于西部漫天黄沙和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原,是酷帅男女主必备工具。而福特F150一直是福特旗下的经典皮卡,在皮卡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福特 4月10日,比亚迪发布了新能源专属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由比亚迪全栈自研,这也标志着比亚迪成为能自主掌握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中国车企。云辇产品矩阵包含云辇- 日前,汽车门网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汽车质量投诉指数。一季度,汽车门网整体汽车质量投诉指数达到了24880.6,同比2022年第一季度上升了28.79%。一季度,共有148家车企登 文 / 电压传感器出品 /节点AUTO“三年内,在智能化上超越特斯拉。”这是零跑汽车创始人、CEO朱江明,在2021年立下的flag。近日,零跑汽车发布了IPO后的首份年报,节点A 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有4款车型,预售价区间为19.48-24.18万元,它将于4月18日开幕的上海车展正式上市。红旗H6定位中型车,造型更彰显年轻化的设计风格。同时官方宣布,2023年红旗将推出3款SUV新车型 采用环保新材料异山梨醇,提高透光率和耐热稳定性,并降低黄色度获得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国家技术标准院的新技术认证,技术实力得到证明通过开发高透光率聚碳酸酯,期待扩大在全球前照灯材料市场 武汉2023年4月7日/美通社/ -- 4月7日,在芯所向 至未来BEST TECH Day 2023黑芝麻智能战略发布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现场,华山开发者计划正式发布。随着边缘计算 4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全球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由比亚迪全栈自研,这也标志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自主掌握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中国车企。云辇产品矩阵包含 精诚合作二十载,砥砺前行向未来上海2023年4月10日/美通社/ --近日,LRQA劳盛评审业务全球运营总监Ian Spaulding先生,评审业务大中华区运营总监管大红先生,检验 上海2023年4月10日/美通社/ -- 2023上海国际车展期间,机电一体化专家博泽不仅带来众多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更展示了公司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以及对中国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国内3月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总销量达到了158.7万辆。同比增长了0.3%,环比增长14%。车企销量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比亚迪、一汽大众和长安汽车。4月10日,乘用车 进入3月中旬,各车企销量数据相继公布。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特斯拉3月总批发量88869辆,实现了同环比双增长。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9%。其中,仅仅是Model Y一款车 “开宝马,坐奔驰”,多年以来国内消费者一致不变的想法。然而进入电气化汽车时代,事实还会如此吗?2023年开年,汽车市场正式进入了“降价促销”热潮,以至于至今各个车企仍保持着超大的优 此前的产品规划,新车将会基于全新的平台开发,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它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前脸依旧配备大尺寸进气格栅,格栅内部分体式大灯则为这个大家伙提升了不少时尚感。另外,新车还支持用户改装,可搭载多样化装备 北京2023年4月10日/美通社/ -- 进入4月,2023年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步入倒计时,宝马集团本届车展全力聚焦电动化、数字化和循环永续。以大型豪华新能源车型领衔,宝马携集团史 多种优惠助力畅游澳门澳门2023年4月10日 /美通社/ --随着全球全面通关恢复,为吸引更多海外客源,澳门旅游局联同澳门航空现已推出机票买一送一活动,为国际旅客发放出游专属福利。 复古时尚的外观设计,专为女性打造的贴心功能,欧拉芭蕾猫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但是动辄20万上下的价格,这个门槛也不算低了。对于手握20万购车预算的你,你会买哪款车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