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一旦三战爆发哪国有能力阻挡美国的军事进攻?美表示只有一个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4-03-31

  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但俄罗斯作为继承了苏联百分之70的国家。其实力依旧不容小觑。美国坚信,在全球范围内,唯一能在一场世界级大冲突中承受住美国军队强大攻势的国家,毫无悬念,仅有俄罗斯。

  美国将俄罗斯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和敌人,这种认识根深蒂固。因此,美国一直寻找机会,激起纠纷,引导俄罗斯到达忍耐的极限,并促使其与乌克兰爆发冲突。说到底,美国还是忌惮苏联遗留的武器以及“战斗民族”的脾气。因为美国人明白,只有俄罗斯有能力有胆量敢跟他玩真的来实的。

  在20世纪50至7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迅速,其国内生产总值一度占到了世界的约20%,在这一时期,苏联在空间、核能、重工业、以及军事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功。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这两项成就无疑是苏联科技实力的最好证明。

  在核能领域,苏联也取得了显着的进展。1949年,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此后又迅速发展出更高当量的氢弹,足以与美国一争高下。苏联的陆军是世界上最庞大的陆军之一,拥有强大的坦克兵力和机械化步兵部队。在装备方面,T-34坦克和AK-47步枪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力。

  1981年,美苏冷战达到了第二次巅峰,此时苏联的军事力量已经强于美国,甚至有压制美国的趋势。美国在解决了经济危机之后,于是采取了对苏联更加坚定的政策。苏联自然不怕这些威胁,反而计划通过一场足以震撼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军事演习,来彰显自己的军事力量。

  在1981年的九月份,前苏联正式开始了被称作“西方-81演习”。演习的核心目标非常明确:假设在欧洲的战场上,领导华约集团的苏联和由美国领导的北约集团爆发实战,苏联是否具有能力彻底摧毁北约的防线。并且,评估在此假设下,苏军占领整个欧洲大陆将耗费多少时间。

  在这次演练中,苏联动用了其时期的全部高端军力,涵盖了陆上机械化兵种、短程及中程导弹单位、战略火箭部队与炮兵、海军陆战队与海上作战船只,还有空中作战部队和两个空降兵师等。呈现在场的设备更是种类繁多,逾1500辆战斗坦克和超过1000辆战斗车辆及装甲车等。共动员了近50万兵力。

  在那个时候,西欧国家对于这场军事演习深感忧虑,原因是苏联的武装实力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倘若没有美国的参与,他们根本无力对抗苏联的军事进攻。

  根据国际权威的数据显示,虽然在冷战结束后全球核武库数量有所减少,但俄罗斯仍旧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的核弹头库存,数量上稍微超过美国。这种优势不仅仅在于数量,更在于其核策略和核力量的现代化。俄罗斯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地更新和升级其核武器系统,比如新一代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搭载核弹头的远程巡航导弹以及“北风之神”级的战略核潜艇。

  俄罗斯地跨亚欧大陆,与多个国家接壤,这为其提供了广泛的战略选择和灵活的战术部署能力。特别是在东欧、中东以及亚太地区,俄罗斯能够迅速部署其军事力量,这在国际冲突和地缘政治竞争中,为俄罗斯提供了明显的优势。

  尽管美国在无人机技术、精确制导武器系统以及网络战等新兴领域拥有明显优势,但俄罗斯在传统军事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方面仍不容小觑。俄罗斯近年来重点发展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T-14“阿玛塔”主战坦克、以及苏-57五代战斗机等,都显示了俄罗斯在维持传统军事力量同时,也在积极向现代化转型。

  面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可能联合军事压力,俄罗斯可能不是对手。美国不仅在传统武器、高科技军备方面保持领先,而且通过其庞大的国际同盟系统,能够集结多国资源和军力。但不可忽视的是,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某些行为也引起了一部分国家的不满。这可能导致美国在动员全球支持以对抗俄罗斯时,遇到不小的阻力和挑战。

  反而是俄罗斯展现出其对抗霸权势力的勇气,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支持,因此,面对美国的军事进攻,俄罗斯有很高的概率能够坚持下来。所以美国一直在对俄罗斯这只“军事巨兽”保持着一种深深的忌讳和警戒态度,总是试图通过使用诱饵或利用代理战争的手段来逐渐削弱俄罗斯的“战斗耐力”,而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发生激烈对抗。

  苏联在冷战时期就展现了与美国对抗到底的决心,无论是在韩战、越战的背后提供支持,还是在古巴导弹危机中与美国进行直接对峙,苏联的行为无一不在向世界展现其强硬的立场。而这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军事行动,更是表明了苏联敢于亮剑的脾气。

  就像现在的俄乌冲突,俄罗斯就毫无预兆的发动了战争。所以说“战斗民族”真的不是随便说说,在历史上,苏联经历的战争还少吗?但苏联从来就不怕战争,从苏联建立之初,它就注定要在硝烟弥漫的环境中成长。1917年,两次革命风暴席卷俄国大地,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然而新生的苏联并没有得到和平的喘息机会,接踵而至的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预和白卫军的内战。在外部势力的围攻下,全国各地爆发了持续数年的战争。苏联人民在列宁和斯大林等领导人的号召下,团结一致,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最终取得了胜利,保卫了社会主义的初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突然背信弃义,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这场被称为“伟大卫国战争”的斗争,几乎触及了苏联的生死存亡之际。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德军,苏联人民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展开了恢弘的反抗。

  从莫斯科保卫战,到斯大林格勒的决战,再到柏林的最终反击,无数的英雄儿女用他们的鲜血和牺牲铸就了苏联的伟大胜利。这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让苏联成为了战后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之一。战后的苏联,并没有因为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在接下来的冷战时期,苏联同样面临着诸多的冲突和挑战。虽然已经解体,但这种好战的精神却被俄罗斯继承。

  无论是韩战的间接介入,还是古巴导弹危机的直接对抗,亦或是在阿富汗的军事干预,苏联都展示出了强大的国力和不惧怕战争的决心。虽然这些冲突对苏联内部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也加速了其最终的解体,但这段历史依然证明了苏联敢打敢拼的性格。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