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于镓、锗等稀有金属的出口管控,终于还是打疼了印度。印度驻中国大使馆证实,他们通过书面交涉与会谈形式,与中国有关部门就锗出口限制问题进行了磋商。 锗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红外光学、光纤通信、太阳能电池等产业的稀有金属,由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储量有限,且具备军民两用属性,中国在2023年7月就对锗相关物项的出口进行了管制。 而在中国的出口禁令实施近2年后,印度才找上门来,希望中国能够减少出口限制,可能是几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莫迪政府在过去十多年中积极推动的“印度工业化”战略进行得不太顺利,印度在半导体等高新科技领域的发展较为缓慢,印度企业更多地承担产品组装等工作,对于锗原料的需求量有限。 可随着莫迪政府积极推进芯片等高技术产品的本土化生产,印度对于锗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转口贸易的高成本就让印度企业望而却步,这才想起了直接找中国来谈。 其次,在中国刚刚实施限制政策的时候,印度舆论上就传出声音,认为中国对镓、锗这两种稀有金属的出口管控,会是印度半导体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印方直到现在才重视此事,足以说明印度工业发展、外交等部门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他们可能刚刚意识到中国出口管制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最后,去年11月,中印才结束了长达4年的边境军事对峙,尝试缓和关系,且直到现在,中印关系都没有恢复到2020年之前的水平。 这便决定了,锗等稀有金属的供应问题出现后,印度不会第一时间找中国磋商,而是会想着寻求其他途径解决问题。 北美、欧洲等地确实出产锗,但全球超过60%的锗都产自中国,中方实施出口管制后,北美等地生产的锗必然会优先用于满足自身需求,印度很难通过调整进口结构来解决问题。 印度很有可能是在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绕开中国,解决锗资源供应问题后,才被迫选择了与中国进行接触。 对于中印磋商的具体情况,印度现在是讳莫如深,没有公布任何细节。但可以确定,印方很难通过外交磋商,让中国给他们开一个绿灯。 正如前文所说,中印关系暂时还没有恢复到2020年前的水平,且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印度也被卷入全球贸易战后,中美印三边关系越发微妙。 莫迪政府似乎还没有决定,是要通过与中国等经济体的合作,抵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还是要在对华问题上配合美国,换取特朗普政府在关税等问题上网开一面。 美国副总统万斯到访印度当天,莫迪政府就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加征了12%的关税,印度的进口钢铁主要来自中国,印方此举明显是在配合美国打击中国的商品出口。 中国则在印巴空战当天,启动了对印度氯氰菊酯的反倾销调查。在印巴停火首日,中国民政部又发布了第五批的藏南地区增补地名,再次向外界宣示了我国对于藏南地区的主权。 要知道,印度现在必须依赖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不只是锗,中国在稀土等诸多领域都可以轻松拿捏印度,随时切断印度的供应链,给莫迪的“印度工业化”战略沉重一击。 最后总结一下,印度在锗产品进口问题上被迫转向磋商,暴露了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短板与外交决策的滞后性。 尽管莫迪政府试图通过本土化生产和多边外交缓解压力,但中国对关键资源的掌控力与中美印三边互动的动态变化,决定了印度难以轻易摆脱被动局面。 若印度无法在技术自主与外交策略上取得突破,其“工业化”愿景或将持续受制于外部资源卡脖子的风险。 而中国在坚守国家安全底线的同时,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战略博弈,也将成为这场稀有金属之争的关键变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美关税谈判可能不会再有第三轮,直接探讨全球治理进入“G2分治”新阶段,管控俄罗斯与印度是关键! “智驭未来 应势图新”,陈文辉、张军扩、李稻葵等解读当下热点,涉及宏观经济、AI、资本市场、稳定币...... LGD 首展世界最快 OLED 显示器面板:QHD 540Hz,720p 模式 720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