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人口结构看,深圳明显优于北京和上海,属于活力无敌、潜力无限的城市。 又比如,从上市公司数量看,深圳以285家超过上海,仅次于北京位列全国第二,牢牢站稳第一梯队。而且从上市公司市值总量来看,北京是24.2万亿,深圳是10.2万亿,上海是7.2万亿。 深圳比上海,多出一个广州还多,深圳经济隐形实力的强大,超过绝大部分人的想象。 再比如,虽然深圳的GDP比北京和上海都要少,但是如果算人均GDP的话,深圳第一毫无悬念。 而如果要论地均GDP,则深圳更加恐怖。深圳的地均GDP足足是上海的2.3倍,是北京的6.6倍。 这说明深圳创造财富的效率,远超北京和上海,这也是为什么深圳被称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的原因。 目前深圳已经有7所一本大学,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北理—莫斯科大学。 而且从上个月先行示范区公布的文件看,深圳将在未来三年内再建设5所大学,分别是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创意设计学院、深圳师范大学。 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创意设计学院还都是文艺范十足的高等院校。目前,深圳在科教方面,可以说正在像“”一样的突飞猛进,补强短板的雄心跃然纸上。 不仅如此,国家层面还给了深圳规格极高的“政治待遇”,那就是: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要知道政治待遇这东西,在极其讲究尊卑的中国,对一个城市来说,那就是某种程度上的无上荣耀了。 目前的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基本就是被北京上海轮流坐庄包揽,杭州、青岛、厦门、西安偶尔染指。像同为粤港澳湾区的广州和香港,压根,就没有给过。 由此可见,国家对深圳的高看一眼和特殊扶持,已经远远超出普通意义上的经济范畴了。 当然,深圳的崛起,还有一个超级核弹没有使用,如果这个超级核弹一旦引爆,深圳的崛起会像坐上火箭一样,急速窜升。 目前,深圳面积是1996平方公里,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北京的八分之一,是三个城市中最少的。 而所有人都明白,目前深圳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土地的不足导致的各种生产、生活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限制、阻碍了深圳的发展。 深圳不能局限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这么狭小的范围之内,这么小一块土地,承载不了深圳的雄心壮志和超级梦想。 去年成立的深汕特别合作区,算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尝试,但所有人都明白,这绝非治本之策。庆幸的是,目前,在国家层面的主导下,深圳的扩容,不出意外将在两年以内顺利实现。 眼下深圳扩容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把惠州的一部分划入深圳,另一个是把东莞的一部分划给深圳。 从产业结构来看,深圳属于中高端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东莞属于中低端为主的城市,制造业都很强,而且产业也比较互补,因此从有利于融合的角度看,将东莞的一部分划给深圳是最有利的。 而且,之前华为搬迁到东莞,应该也算是市场和企业先行给出的一个选择。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大企业的眼光眼界、战略布局、提前预判,确实独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