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有关原平地铁三十四号线运营时间表,希望回复的更准确一些!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2-12-31

  家住平城区友谊街博雅府的市民胡女士最近心情特别好,逢人便夸政府为民办了件大好事。“我为政府整治友谊街随意乱倒垃圾行动点赞,从此,开窗再也没有恶臭味儿,心情舒畅了,希望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围绕“创则必成”的目标,牵头完成“市政设施提升专项行动”,涉及我市城市道路88条,近252公里。

  该局对照创城标准,将魏都大道、御河西路、永泰南路、古城内环路、云冈区平德路、云州区昊阳南北路、新荣区府西路等88条城市道路路面、排水和照明,采取徒步踏勘的方式,组织专业技术和巡查管理人员进行问题大排查、大摸底、大汇总,筛选出主次干道路面龟裂坑槽、便道和分车带砖石缺失破损、井位塌陷凸起、收水口立式收水箅损坏严重、地面附着物基础创面泥土裸露、排水管线淤塞形成污水外溢和雨天局地内涝、路灯亮灯率和景观照明成像率难以达标等15类问题。

  随着88条城市道路陆续进入小修、中修和大修期,各类病害问题与日俱增,“市政设施提升专项行动”势在必行。市政设施维修管理工作直观而繁杂,不仅反复性、动态性很强,随时都会出现问题。

  我市有计划对主干道、辅路、人行便道路面统一进行维护更新,按照各条街区位置划分,明确包片包点任务,行动上有力度,效果上有深度,打好路面养护攻坚战。

  提升市政设施管理水平,加强巡查频率。市政人员加大设施隐患部位的巡查力度,对所有破损设施逐一登记造册,明确需要集中整治的项目、地点、数量及完成时限,并将修复任务层层落实到人,保证抢修不留死角。

  清掏收水口7000余座、疏通排水管网累计约9.5公里,更换水箅子、盖板358块,维修检查井、收水口245余座,窨井盖完好率98%。

  开展城市桥梁检测工作,对54座城市桥梁进行检测及安全排查工作,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开展城市道路空洞探测工作,连续4年对所属城市道路重点地段进行空洞探测,累计处理30余处地下空洞,有效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古城作为我市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保护维护古城形象是我市创城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市城市管理局对古城内环、四街、八门道路及附属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铣刨维修沥青道路约2000平方米,维修人行道、分车带便道砖约210平方米,拆除更换新路沿石累计13米,拆除更换新树穴石累计9座,维修病害井位87座,拆修更换平箅12套。

  走在我市主次干道上,常会看到市城市照明所出动工程车,工作人员对沿途路灯检测维修,对不亮或损毁的路灯进行故障排除,确保夜间安全出行。

  为没有设置路灯的市四医院北巷增设路灯共计9盏,计划年内完成。为市民反映强烈的同德里小区北门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4盏。市城市照明所除了按照日常维修计划,维修路灯,将部分运行年久、破损严重、有碍观瞻的路灯箱变进行更新,计划年内更新3台。

  制定科学巡查维护制度,建立“路长制”“街长制”,细化责任、落实到人,进行网格化管理,排除隐患、积极整治,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持续推行城市照明管护“查、应、联、除”工作法,及时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

  完成维修养护范围内的4个高速口景观亮化设施、维修各跨御河大桥景观灯、维修各过街、跨河天桥景观灯。

  对锈蚀、外观不佳的路灯箱变进行重新喷涂,完成对2845基华夏宫灯的灯头焊接加固,完成对296基中华灯底部焊接加固。

  多措并举确保城市主次干道亮灯率达到97%以上,支路、小街巷和景观灯亮灯率达到95%以上,有力保障市民的夜间安全出行,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升级。

  “友谊街路边倒满了餐厨垃圾,气味恶臭,请相关部门尽快处理”,平德路的雨水管网施工现场、西苑路桥涵积水点……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成立检查组,走街串巷,实行“马路办公”,遇见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提升城市管理,不断深化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大到道路翻建整修,小到步道破损修复,只有这些城市基础设施的“病灶”消除了,城市才能良性运转,才能为百姓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出行环境。

  市城市管理局将办公场所设在马路上,从城市管理小处着眼、从细节着手,盯难点、治顽疾,查盲区、找问题,直面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最突出的短板,有效推动解决长期影响市政设施,推动整改城市管理薄弱环节。

  市政基础设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是反映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由局领导班子点对点包干,牵头常态化推进‘马路办公’,将巡查督导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同时建立健全‘马路办公’长效机制,形成相关的工作制度。通过现场发现问题、现场提出方案、现场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定期‘回头看’,做到主动发现问题,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效能。

  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管理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努力营造群众满意的市容环境秩序,齐抓共管,助力创城工作。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