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从莫名其妙很难联想到app本质的图形出发,这类大家可以看到太多糟糕的例子,本文就不赘述了。 当然,品牌特色绝不仅仅只是图标设计,本文就仅从这一点稍稍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 最后,则是“N项基本原则”,为什么是N呢?实在是设计原则依然繁多,且会越来越多。上一篇文章曾经细说过通用的10大可用性原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一看。限于篇幅,也就不再聊了。 B端产品的本质则是满足用户的工作需要,协同工作;因此对于B端产品而言,最重要的是:“一手掌控”的设计原则。即: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功能,合理清晰的模块划分,严谨专业的流程设计,可遵循的操作及方式,干净简洁的视觉效果。 “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功能,合理清晰的模块划分”可以综合考虑,即在做产品信息架构时,就需要仔细考虑功能、功能组、功能模块的划分,常用功能的优先级等等。 而对于不同岗位的人员,划分不同的权限进行管理,例如:最基本的,在不同权限人员******时显示的页面是否需要有所不同?能够查看的模块是否有所不同?如果有某个人员拥有不同的权限范围,怎么设置他的权限?不同权限的人员怎么协同工作?如何管理?这些都是设计师需要仔细掂量考虑的。 “严谨专业的流程设计”;B端产品不需要玩“猜心”游戏,不用猜用户这次打开产品会干什么,不用推荐“相似”内容。B端产品注重的是严谨规范的操作。在使用时,用户必然有明确的目的,需要什么就使用什么。 同时,设计师需要对产品的行业特性具有一定的专业了解,为金融行业打造的产品必然和零售行业产品存在区别,为体育行业设计的产品难道会与教育行业产品相同么?显然,如果产品只针对单一行业,设计师只需要了解挖掘对应行业的特性和需求。 可若是平台类产品,需要面向多行业,那么设计师就需要了解所有的目标行业的特性,找到行业的异同点,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分析用户的具体需求,去伪存真。这就比较考验设计师的学习能力了,短时间内需要对多行业多专业进行学习分析,而长期则需要更深度的挖掘专业需求。 “可遵循的操作及方式”;简单地说,这一点上,无论是B端还是C端产品都是应该遵循的,即:保持产品使用的一致性。让用户在使用时,能有熟悉感,了解自己的操作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在用户疑惑时,给予提示;在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让用户在摸索时,能尽量快速地进行学习使用,即易学性。 “干净简洁的视觉效果”;前文提到B端产品是为了工作,长时间、沉浸式使用的,因此在为B端产品做视觉设计时,一般不易使用过于强烈的色彩,不需要过于刺激的设计感,整体产品都应该尽量简洁赶紧,不要让视觉效果喧宾夺主,而是应该尽量减少干扰用户的细节,使用户能真正“沉浸”其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B端产品都会使用蓝色的原因。不仅仅是人群喜好,还因为蓝色不会过于强烈刺激,并且其色彩含义也为“理性”,更适合B端的产品的特性。 综上所述,C端产品和B端产品在本质特性和使用场景上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设计思考时也必然有所差别,但设计的本质是不变的:保持产品的易用/易学性、保持设计及操作的一致性等等。抓住产品的特性,不忘记设计的本质才更能做出优质的产品。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网易UEDC,作者@Rebecca 叶璐 针对b端和c端产品的解读颇为受益,一直还以为b端就仅仅企业用户,而实际上指的是“企业用户”内的所有使用该产品的各个角色的员工,他们加一起统称为b,但彼此之间也算为c。 感觉网易云音乐新版本的logo换的很低龄化, 圆角过重, 开机图的文字也没有以前铿锵有力, 音乐播放状态的唱片机界面噪声较大, 没有以前的版本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