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十年城长一路生花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2-10-29

  十年,西宁市投资655亿元建成187条道路、17座桥梁,打通22条瓶颈断头路,新增南北高速下线处……这是西宁建市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投资量最大的十年,城市不断扩大,路网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长中的西宁,一“路”生花。

  “我上下班走凤凰山快速路,从西到东一路畅通,全程仅需十几分钟,这条路建成后大大缩短了回家的路程。”这句话,市民韩先生说过很多次,他对凤凰山快速路的赞赏发自肺腑。

  每天,凤凰山快速路上车水马龙,这是西宁市建成的首条城市快速路,全长11.57公里,自西向东沿南山伸展,于2019年6月30日全线试通车。对一座城市而言,道路承载着人们的出行,串联着人们的生活,是经济高速运转的大动脉。道路通畅,带来的不仅是城市生活的便捷从容,更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发展速度。

  这些年,西宁市还拓宽了长江路、湟中路,建成了湟水路高架桥,让昆仑桥、西关桥、五四桥旧貌换新颜,提升改造了门源路、宁大路、八一路、七一路、同仁路桥,建设了园树立交,延伸了五四西路、昆仑大道,实施了群星路下穿、海湖路跨线桥、湟中路下穿等昆仑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十年来,西宁市投资655亿元建成187条道路、17座桥梁,打通22条瓶颈断头路,新增南北高速下线.61平方米。

  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交通通行率随之提高,西宁市区交通拥堵指数下降62.4%,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十大缓解拥堵城市。2022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体检第三方评估显示,西宁市高峰期平均机动车车速居全国59个样本城市第10位,城市道路网密度排在第21位。

  “六七年前,胜利路的人行过街天桥没有安装电梯,我挺着大肚子过天桥很吃力,走几步就得休息一下,那时就在想要是能安装一部电梯该有多好。后来西宁很多人行过街设施都安装了电梯,老人、孕妇、残疾人过马路方便了许多。”市民魏女士特别点赞人性化的人行过街设施,让出行变得格外舒心。这是许多西宁人共同的感受。

  近年来,西宁市城乡建设局在人民公园、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博雅小学等医院、学校、商业区增设35处人行过街设施、127部直梯和扶梯,并对27处既有人行过街天桥加装53部无障碍电梯,人行过街设施电梯加装率达73.03%,进一步提升慢行设施无障碍建设品质。有人说,这是一座城市的浪漫,彰显出一座城市的温度。

  西宁的温度不止于此,还在于建成508公里绿道网络、设立104个公共自行车站点,绿道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年,西宁市城市绿道密度在全国36个样本城市中排在第3位;2022年评估显示,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在全国59个样本城市中排第9位。

  一条条绿道连接三河六岸及五区两县,贯穿公园、广场,这个季节在西宁骑行,风景正好。“三步一景、五步一园,处处见绿、步步见景”是市民高先生的评价,每个周末他都会和家人在离家不远的绿道上骑行,是一家人固定的休闲项目,绿道一年四季的变化他们再清楚不过。

  城市建设要“面子”,也要“里子”,“面子”是城市的风貌,“里子”是城市的良心。穿行在城市中,你会发现“空中蜘蛛网”和“马路拉链”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市民安全感越来越足。

  西宁市城乡建设局关注地上的路,同样关注地下的“路”,编制形成《西宁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2015年-2030年)》,实现雨污水等八大市政管线公里,管线公里,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2016年,西宁市入选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西宁市城乡建设局以“治山、理水、润城”为目标,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区228项建设项目、7处内涝点改造和80多个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试点区内山体林木覆盖率达到85%以上,大生态、大海绵理念融入城市建设,逐步构建“山-水-城”一体共治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形成青藏高原半干旱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西宁模式,为全域推广及西北河谷川道型城市海绵生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2021年,在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中,西宁市在同批14个城市中名列前茅,获得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奖励资金1.5亿元。

  如今,海绵城市全域化建设持续推进,西宁市精雕细琢一座城,只为让市民尽享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带来的海绵红利。

  一条条道路从城市延伸至乡村,改变了城乡面貌,激活了美丽乡村的潜力,成为群众心中的致富路、振兴路。

  依托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等项目,西宁市城乡建设局以建制镇和村庄为单元,大力实施道路、文化广场、环卫基础设施、房屋改造、厕所改造等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庄宜居水平。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一大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村建成,既留住了青山绿水,又让人记住了乡愁。

  十年来,西宁市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611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投入3.71亿元,完成24762户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投入23.4亿元,建成13个美丽城镇,城乡统筹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加坚实有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90后女孩蓉蓉辞职回乡寻梦,打造梦想中的农家院,在网络平台中赢得一片赞誉。她想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建设,她期待更多能人回乡创业。

  十年,一座城市发生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细数西宁十年变迁,不得不感叹:条条道路畅通了城市的脉络、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前进的引擎、文明的纽带,连接民心,通向未来。(西海全媒体记者 彭娜)

  十年,西宁市投资655亿元建成187条道路、17座桥梁,打通22条瓶颈断头路,新增南北高速下线处……这是西宁建市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投资量最大的十年,城市不断扩大,路网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长中的西宁,一“路”生花。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