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项目继政务中心站后封顶的第二座车站。政务中心东站的顺利封顶为后续盾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铁22号线是北京首条京津翼协同发展的轨道交通线路,政务中心东站的封顶对地铁22号线的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为周边居民及北京市政府、市纪委、市建委等行政单位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政务中心东站位于通州行政副中心核心地带,沿兆善大街东西向布置,总长311.2m,为明挖法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为确保按时优质履约,项目团队在进场施工前就对关键工序和专项方案组织进行技术攻关,多次邀请技术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论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为加快施工进度,合理简化施工工序,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将对周边市民出行影响降到最低,项目在原有道路的位置架设军便梁,解决了施工期间道路改移的影响。 平谷线西起朝阳区东大桥,东至平谷新城,途经朝阳区、通州区、河北省三河市、平谷区等地区,串联了CBD核心区、定福庄组团、城市副中心、燕郊、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线座。 眼下,平谷线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全线个土建标段的施工招标已完成,14个标段实现实质性开工,其中北京段12个、河北段2个。” 京投轨道所属快轨公司安全生产一部部长姜瑞军透露,到2023年底,车站主体结构计划累计完成38%,区间结构累计完成15%。 平谷线的开通,将极大便利居住在燕郊、工作在北京市内跨省通勤的上班族。整条线路既包括地下站,也建设高架站。今后,地面及高架段最高速度160公里/小时,地下段最高速度120公里/小时。 “列车采用市域D型车8辆编组,横排座椅布置,定员为1814人/列,最大运输能力可达5.44万人次/小时。以后快慢车混跑灵活运营,政务中心、燕郊、平谷至东大桥最短时间分别为23分钟、32分钟及55分钟,将大幅提高东部地区出行效率。” 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主任科员杨承杉介绍,预计2028年,平谷线万人次/日,其中承担的燕郊地区进城客流为8.2万人次/日,占全部燕郊进城总量的43%,可有效缓解跨界通勤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平谷线在管庄站设置了与通密线联络条件,在齐心庄站预留了向东延伸支线条件,未来可实现“一干多支”的网络化运行效果。沿线还构建了东大桥站、副中心站、燕郊站等3个枢纽点,可与1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条市郊铁路高效衔接,促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各站均设置了交通接驳设施,并在外围设置5处P+R停车场,与地面交通良好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