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进行军事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美国着急忙慌的推进高超音速导弹项目,并且上演了屡败屡战的戏码,中国人这边看热闹也有不短时间了。当前,美国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在推进高超音速导弹项目,陆军的暗鹰据说要3000万美元一发,海军项目的要5400万美元一发,而且进展并不顺利,更不用说这么贵的导弹更不用起。 此前,美国军队比较高调测试的是空军的AGM-183A项目,但是经过几轮失败之后,这个项目算是凉透了。 近日,美国空军负责采购的助理部长安德鲁·亨特表示,空军不再推进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主导的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项目。此前一天,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承认该项目最新测试再度失败。 该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多次失败,包括但不限于“导弹未脱离挂架”等低级技术问题,3月13日进行了AGM-183A空射高超音速导弹的第二次全速飞行测试,但“未能完全成功”,没有从测试中得到需要的数据,也就是完全打了水漂。接下来,美国空军可能支持由雷神公司推进的HACM项目,这是一种吸气式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也就是与俄罗斯的锆石相似。优点是个头可以做得更小,能够由战斗机携带,缺点是技术更为复杂,项目更有可能变得遥遥无期。 一、证明美国军工在高超音速导弹项目研制过程中缺少基本的严谨精神。美国是最早研制高超音速导弹的国家之一,按理说在空气动力、特殊材料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现在来看,美军在重启高超音速导弹项目之后,并没有按武器研制的科学规律来推进项目,而是想走短平快的方式解决问题。从AGM-183A能出现无法从轰炸机上脱离这样的低级错误,再到导弹射出以后无法采集到有效数据,证明研制这个项目的方法更像是在赌运气。那么,你靠运气能研制出一款技术难度很复杂的武器系统吗?这样的武器能装备部队能形成战斗力吗?这个机率会非常小。 二、证明美国在高超音速导弹基础项目投资上出现短板,而且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美军高超音速导弹项目为何如此不顺?其实早前已经有消息曝出来了,美国需要新建一大批帮助测试高超音速导弹的风洞。 因为有些导弹测试你要是没有经过吹风,就直接拿到轰炸机上进行测试,失败的概率会非常大,而且也很难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其实,美国军工企业也知道问题所在,问题是谁来花钱建风洞?要军工企业建?不好意思,这个投资可能不挣钱,没动力。 要美国政府建吗?钱从哪里来,而且现在开建也得花几年时间。中国为了研制高超音速导弹建立了几个全球领先的风洞,这个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搜索一下。 三、证明复杂武器系统的研制不太可能弯道超车。美国推进高超音速导弹项目的研制现在是很急,但是越急就越容易出错,这从一个侧面证明美国想在这个领域追赶中俄变得不太现实了。过去,很多人对美国军工的效率有迷之自信,现在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厚积才能勃发,美国军工过去在这方面的底子不厚,如果想在高超音导弹项目上吃老本,追上中俄,可能想多了。 总体而言,美国空军的高超音速导弹项目的下马,可能不是一个项目的失败,而是美国军工科研体系弊端的集中体现。美国的高超音速导弹不太可能有追上中国,反而有可能差距越拉越大,美军也可能会越来越焦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