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与乌克兰、俄罗斯分别单独接触商谈之后,于3月23日、24日、25日连续三天,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居间协调俄乌谈判。虽然这一次,俄、乌双方没有直接见面,谈判结束后既没有三方联合声明也没有双方联合声明,但从事后美、俄、乌各自发表的声明看,三方是有共识的。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手里都是既有筹码又有诉求:美国的筹码是其军事实力,诉求是觊觎乌克兰的矿产;俄罗斯的筹码是其战场优势,诉求是期望通过美国解除经济制裁;乌克兰的筹码是其矿产资源和欧盟的坚定支持,诉求是收复失土。 矿产协议,看似应该是第一个达成的协议。如果没有2月28日的白宫争吵,也许当天这个协议就签署成功了。 2月28日白宫争吵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和乌克兰对当时那个版本的矿产协议,都不满意。乌克兰不满的,是协议的内容;美国不满的,是乌克兰的态度。 因为协议没有写上保障乌克兰安全的内容,所以在双方会谈时,乌克兰一方抱怨连连,态度是冲撞的。这种冲撞的态度,使得特朗普现场发飙,当着媒体记者的面斥责泽连斯基手里没有牌了。泽连斯基也不含糊,当场反击特朗普。这样一来,协议签署的氛围就荡然无存,协议自然就无法签署了。 于是,美国和乌克兰3月11日在沙特会谈并发布了联合声明,美方在声明中同意在矿产协议中加入保障乌克兰安全的内容。 但是,在3月23日、24日、25日美俄乌沙特谈判之后,3月28日乌克兰收到了美国方面修改过的矿产协议文本,这个版本的协议不但条件更加苛刻,而且依然没有保障乌克兰安全的内容。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称,此前美国对乌援助不能算是债务,但可为美国未来提供的援助做出补偿。 特朗普对矿产情有独钟。所以他早早就拿出了针对乌克兰的矿产协议,他看上格陵兰岛也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矿产。 俄罗斯也有矿产。俄罗斯国土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这个国家的矿产资源对特朗普而言也具备强大的吸引力。 根据俄罗斯《消息报》3月31日援引俄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发布的信息,俄美已经启动有关俄罗斯稀土金属项目的讨论。德米特里耶夫表示,美国企业对潜在的合作协议已表现出兴趣,预计俄美代表将于4月中旬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新一轮会谈。 如果美、俄之间达成矿产协议,那么,这个协议就是俄罗斯手里的筹码,用它来换取美国推动西方解除制裁,换取美俄关系正常化。 俄乌如果达成停火协议、或者将来达成和平协议,如何保障俄乌之间不再爆发冲突,派遣一支部队挡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是一个现实、有效的做法。 法国和英国的方案是组成一个“志愿联盟”,在俄乌停火之后向乌克兰派遣“保障部队”。3月27日,法国、英国召集部分国家在巴黎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美国没有派代表参加这个会议。 在美国不表态、俄罗斯强烈反对、联合国没有出面的情况下,法国和英国的做法只起到了带头作用,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综上,俄乌谈判、美乌矿产协议、美俄关系、维和问题这4条线,目前都在推进之中,这4条线交互作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博弈,正推动俄乌和平进程艰难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