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证明吴氏与于有成通·奸·杀·人的信件,竟然不是于有成所写,这让知县着实吃了一惊。难道前任知县没有核对过笔迹吗? 前任对这个案子的判决存在如此大的漏洞,要不是自己多个心眼,将来肯定跟着吃瓜落。 既然笔迹对不上,那么于有成所说就未必是假。知县不敢怠慢,急忙将何二公子给请到了县衙。 知县让何二公子把那封信的内容抄写一遍,何二公子听到后脸色马上就变了,言道:“那封信明明是于有成所写,为什么还要让我临摹,难道我会故意毁了自己妻子的名声吗?” 知县也不生气,而是好言相劝道:“何公子莫急。于有成曾经供述信是你让他交给高氏的,你也书写一遍,证明是他诬陷于你,也好让他心服。” 何二公子不得已,只好按照知县的话写了一遍。虽然他刻意掩饰,但多年来形成的书写习惯还是无法彻底改变。 何二公子写完之后,知县把两者笔迹一对比,笑着对何二公子说:“这封信就是你的笔迹,你还有什么话说?” 知县转头又对于有成道:“他是怎样让你把信交给高氏的,还不如快快实说来?” 据于有成供述,何二公子与吴氏成婚后,虽然表明上看起来夫妻关系和睦,可何二公子打心里却是百般看不上吴氏。 何二公子觉得媳妇儿生性木讷,平日里又少语寡言,夫妻之间没有多少交流,毫无情趣可言。因为与于有成从小相识,便经常在他面前诉说吴氏不是那种令自己称心的妻子。 某天,何二公子拿着那封信交给于有成,说是将要跟着父亲出门为妹妹置办嫁妆,嘱咐他趁家里没人想法子把那封信交到婢女高氏手里。 于有成看了信里的内容,写的竟然是嫁祸妻子有不轨之举的话。他当然知道污蔑一个女子的清白这种事非同小可,说不定会闹出人命来,所以坚决不干。 何二公子又对于有成百般劝说,他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借由这封假信作为他休妻的证据,并且再三表示一定不会连累于有成。于有成经不住他软磨硬泡,便答应了。 于有成估摸着何二公子就要从城里回来了,便来到何家。可不巧的是,那天婢女高氏一直跟在吴氏身边,于有成找不到机会。 总不能一直赖在何家不走,于有成没办法,干脆把那封信悄悄地塞到了婢女高氏的被褥下,然后急急忙忙地离开何家。他打算等何二公子回到家以后再告诉他,让他自己搜出来作证据。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第二天何家竟然发生了凶案,何小姐在家中被人残·忍·杀·害,而那封信又被官府搜出,成了吴氏与他人通·奸·杀·人的罪证,他觉得日后肯定会被卷入这起凶案中。 当得知吴氏和高氏都被定了死罪,却并没有牵扯到自己头上,他心里还泛起一丝侥幸。可他喜欢的高氏却也被卷入其中,倒是让他心里很是不忍。 于有成整日里惴惴不安,就怕哪天会查到自己头上,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查了出来,严刑拷打之下屈打成招。 于有成还说,知县要是不信,可以去问在何家烧火做饭的老妇,在高氏房间往枕下塞信的时候,正好被她撞见。 知县传何家老妇来问,她证明于有成说的话是真,何二公子到此时再也无话可说。 怪不得那封信被发现之时,何二公子会为妻子吴氏辩解说她向来本分,原来是他故意栽害自己的妻子。 可他眼看着妻子被冤枉却没说出实情,于有成被屈打成招时还想隐瞒事实并故意逼迫其承认杀人,他在这中间又是存着什么心思呢? 于有成可能也没有想到,当初不忍高氏被牵连其中,便在招供时称她与此案无关,而按察使却因为认为高氏不可能与此案无关,将案子发还龙南县重审,使得案子被拖延到现在,等于是无意间救了自己一命。 吴氏的小姑子何小姐被杀案从案发到现在,历经四任知县、两任按察使,时至今日除了调查出给吴氏定罪的那封信应当与本案无关之外,可说是没有任何进展。 第一任赵知县只凭一封貌似有奸·情的信,在没有认真查清奸·情是否属实,奸夫也没有找到的情况下便轻易定案,将吴氏和高氏拟定死罪。 幸好吴氏的父亲有见识,申诉到江西按察使那里,赵知县因断案不明仓促定罪被撤职,案子得以重新审理。 继任的知县接手案子以后,按照按察使的意见去查找奸夫。他查到那封信中所谓的“于”就是于有成,却像前任赵知县一样急于定案,不由于有成说话便将其屈打成招,对其所说的情况置若罔闻,最终认定于有成与吴氏通奸杀人,拟定了死罪。 还好,案件第二次上报之后又被新任按察使发还重审,因各种意外情况一直拖到还算清明的现任知县到来。 如今,烧火老妇的话可以证明于有成说的是真,如果何二公子和于有成所说情况也是真,这封信就应当与本案无关,此案也就重新回到了原点。 新知县把于有成和何二公子暂时押入监牢,同时也没有把吴氏与高氏放出来。此时,吴氏、婢女高氏、何二公子、于有成均被关在监牢中。 接下来又该到哪里去寻找真凶呢?既然于有成可以趁机潜入高氏房间,那其他什么人是否也有可能悄悄潜入何家呢? 话分两头,那何小姐生前已许配了人家,在她遇害后,她的未婚夫婿,就叫他王公子吧,还是要另择良媒的。王家父母便为儿子又重新聘了一户人家的姑娘。 成亲那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送亲和迎亲的队伍从街口排到巷尾,亲朋好友纷至,街坊四邻都来凑热闹,新娘子的花轿在一片热闹喜庆中抬进了王家。 锣鼓声中,轿帘被缓缓掀开,众人都伸长了脖子向轿中观瞧,却看见一身华服头顶红盖头的新娘子斜靠在轿子里,身子一动不动。 新娘难道是发什么疾病了吗?家人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礼数了,赶忙掀起新娘盖头查看,发现新娘子已气绝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