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广播了解到,为解决共享单车停车位置设置不规范、停放区选址不合理和禁止停放区域设置要求不明确等现象,北京市交通委会同相关专家研究制定了《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地方标准,目前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范》中明确了道路空间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基本要求,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优先于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包括交通枢纽、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周边空间不足的,应首先取消两侧50至100米范围内路内机动车停车位,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仍无法满足的,应建设立体式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在非机动车停车设施选址方面,规范也提出,停车设施宜设置在平缓的地面,还应与人行系统连接,接近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设置,应根据道路条件,按绿化设施带、行道树设施带、外侧分隔带、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优先次序灵活利用空间。利用人行道设置的,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后的人行道剩余宽度应满足规定数值。比如,快速路辅路、主干路人行道宽度应不低于3米。 近几年来,随着绿色出行理念的深入人心,北京共享单车的骑行量也在逐年增长,截至2022年8月底,今年累计骑行量已达6.38亿人次,日均骑行量262.71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