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承东和李想的“在线互动”中,李一男是无法融入的“第三者”。今年7月,李想转发了余承东“感谢李想开拓探索增程模式”的微博,尽管后来将余承东的示好喻为“国共谈判”,可对李一男,李想甚至懒得假装友好。 10月8日12:31,再过几个小时自游家NV就将正式上市,李想却在微博上公开“贬低”这款迟到的车型,认为自游家NV远不如还未上市的L6,更无法和L7相比较。一石激起千层浪,李想在社交媒体的言论再度引起网友激烈讨论,不过,舆论并没有向李想倾斜,不少网友直怼李想称这比“500万元以内最好SUV”强太多。 直到自游家NV价格公布,外界终于明白了李想为何比余承东还要急。自游家NV 27.88万-31.78万元的售价中,增程式车型售价为28.88万元,比理想L7起售价要低5.1万元,和问界M5四驱增程版车型售价完全吻合。最重要的是,自游家NV还打磨出了差异化产品力。相比售价更贵的理想L7,自游家NV个别配置甚至还占优势;相比问界M5,其地平线芯片支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更为优秀。 作为曾经的华为“天才少年”,李一男的正式入局显然让所谓的“产品暴君”有些失态,而此时的华为“汽车教父”余承东反而保持着沉默。 1993年前后,李一男和余承东两人作为最早一批研发人员加入华为,共同打造出改变华为命运的C&C08交换机,二人的命运也就此走到岔路口。 一边是李一男被火箭提拔,一路扶摇直上成为华为历史最年轻的副总裁,也成为公司唯一将“我要裁掉你”挂在嘴边的副总裁,如日中天。另一边,余承东却仍是一颗优秀的“螺丝钉”,只能通过颠簸的大巴车前往全国各地,让字母都认不全的客户熟悉如何使用C&C08交换机,低若尘埃。 最终,李一男的天才个性导致自己负气出走,多地辗转甚至身陷囹圄,最终还是选择三度创业。而此时的余承东,早已在基层练就一身匪气,攻克无线通信、纵横智能终端之后,余承东也执掌着华为“半壁江山”——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等职。 新赛道“重逢”,李一男的不留情面宛若当年——自游家NV和问界M5的价格近乎重叠。在续航、加速、制动这些传统产品点上,自游家NV和问界M5是各有所长,可在最为关键的智能驾驶领域,李一男是给了余承东一记完美“背刺”。 相比问界M5略显“老旧”的博世ADAS系统,自游家NV采用地平线 TOPS,优势肉眼可见。问界M5只能实现一些基础功能,而自游家NV的城市和高速NOA将给用户带来更好智能驾驶体验。此外,无论是征程5芯片还是29个传感器,自游家NV后续都能够进行硬件升级。新车上市搭载的双征程5芯片,就是在初期的征程2芯片方案基础上升级而来。 也就是说,自游家NV在“碾压”问界M5的同时,还在行业首创了智能驾驶硬件升级。李一男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不遗余力,是内心无法言明的一次较劲,还是完全出自对产业未来趋势的判断?无论如何,相比自游家NV,问界M5在智能驾驶领域过于保守,不仅没有大胆采用外界翘首以盼的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还采购了足够稳定可靠的博世ADAS方案。 打蛇打七寸,自游家NV于无形中再一次质疑了尚未被充分证明的华为智能驾驶实力。 多年过去,李一男对华为、对前同事似乎熟悉如初,可他的对手并非只有余承东,还有那位“开拓探索增程模式”的李想。 刚刚过去的9月,理想汽车交付量达到11531辆,同比增长62.5%。其中,理想L9在首个完整自然月实现销量破万,达到10123辆,成为首款售价40万元+且单月销量破万的中国品牌车型。 今年前三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也突破21.1万辆。作为对比,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插电混动车型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近1.7倍,达到98.7万辆。也就是说,理想在插电混动这一快速膨胀的细分市场,占比高达21.4%,可谓一家独大。 两个月前,李想还能对余承东的示好“比心”,进入9月却将其比作“国共谈判”,对李一男的入局更是针锋相对。无需苛责的是,李想在微博上的“这远远不如L6呀,凭啥和L7比较”,基本符合事实。相比自游家NV,理想L7在空间、配置和智能硬件水平上都略胜一筹,车辆特色功能也更适合家用,而自游家NV的优势只在越野场景,以及5万元的差价上。 李想态度转变背后,或许更多的是心态变化,这在9月的销量数据能够看出一丝端倪。9月,理想在国内售出的17万辆插电混动车型中,占比不到7%,相比前三季度累计的21.4%相去甚远。当优势逐步被蚕食,李想自然没了那份睥睨众生的淡然,也彻底放下了“一起做大蛋糕”的那份虚伪。 不得不说,自游家NV相比理想L7虽然没有形成有效冲击,但对于问界M5而言的确有着不小的威胁。今年8月,问界M5一度交付破万,这也折射出自游家NV未来的市场潜力。最重要的是,这只是李一男的几经波折的首款产品。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潮流之下,李一男“天才少年”的光环足以挑起投资人无限想象。就连李一男自也在采访中声称,“造车没偷过一天懒,也没一天缺过钱”。接下来,没有资金压力的李一男能给智能汽车带来哪些改变,谁也无法断定。 尤其是“高中生”李想上市当天的贬低,李一男并没有公开给出回应。此时的李一男已不再锋芒毕露,甚至甘愿在自由家NV上市发布会上担任配角,这究竟是人生几度起伏留下的打磨痕迹,还是“天才少年”日渐退化的点滴体现?这些都是未知数。 无论如何,“增程三少”就这样开始了同台竞技。但愿在这场智能汽车浪潮中,李想、余承东和李一男之间的斗法,不会沦为力帆制造、小康制造和大乘制造之间的PK。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