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从鸦片战争后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到今日的民富国强、复兴在望,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昭示的是国之兴衰系于制的历史逻辑。循治乱兴废之迹、究盛衰隆替之理,可谓“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的制度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制度强则国家强,说到底是因为先进的制度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能够推动社会更加合规律地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制度,推动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是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家,人均GDP只有几十美元。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从深层次看,支撑这两大奇迹的正是我国国家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对制度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当今世界,国家竞争更加激烈,国家治理面临的任务挑战更加艰巨。没有好的制度,或者运用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不强,国家治理就会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稳定性,就不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并取得应有的治理效果,国家就难以实现善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确保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国家更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把开辟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不断完善由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共同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形成了更高的效率、更强的竞争力、更持久的生机活力。比如,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既充分反映人民意志,又保证国家机关高效协调运转;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促进社会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迈向共同富裕;建立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重要制度在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等。“中国之制”优越性不断发挥,“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东升西降”之势愈加明显,生动诠释了制度对一个国家的根本性、基础性意义。(步 超) 2023年6月8日,笔者走进贵州省铜仁市万仁新能源汽车厂,据徐大涌副总经理介绍:万仁汽车项目作为万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自2016年落地以来,不断创新工艺,加大科技投入,有力推动了万山工业产业向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型产业转变。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