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威马汽车去年巨亏82亿创始人12亿薪资惹争议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2-09-27

  继零跑汽车成功登陆港交所后,威马汽车也加快了IPO的节奏。让威马汽车没有想到的是,去年巨亏82亿与董事长沈晖的高薪酬,突然冲上了热搜。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底,威马汽车累计交付量达8.34万辆,其中2021年累计交付4.41万辆。

  招股书显示,2021年10月~2022年3月,威马汽车完成D轮融资,募集5.96亿美元,投后估值为70.4亿美元,以2021年底的汇率来计算, 投后估值约为人民币451亿元。 从终端销量来看,今年前8个月,威马汽车累计交付新车(上险数)约为2.9万辆,同比增长41%。

  据了解,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

  自创立以来,威马汽车制定了明确的集团发展“三步走”战略: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威马汽车致力于推动智慧出行产业的发展及落地。

  最具看点的则是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的薪资,在2021年高达12.6亿元。 同年,威马汽车向主要管理层支付的薪资总额为17.5亿元,沈晖一人薪资占据了主要管理层薪资的72%。

  从招股书来看, 在沈晖12.6亿元的薪酬中,薪金和花红份额较小,约为201万元,受限制股份/购股权开支则占了绝大部分比例,约12.59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12.6亿元的薪资不是沈晖实际到手的薪酬数额,应该是他的薪金和受限制的股份收益两方面的组合。受限制的股份为非现金性质,不是实际的现金支付,也有一些严格的履行条件和标准, 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兑付。 只有企业上市之后,他才会有可能真正拿到这笔钱。”

  市场分析表示,按照香港资本市场的逻辑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 沈晖的股份收益是一笔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收入,并没有发生实际的支出。 而在招股书中披露该数据,一般是企业选择以一个较高的金额来推动高管为企业的上市作出的贡献而设定的一种激励手段。

  因为有了管理层的大幅开支,2021年威马汽车的行政费用也同比大幅增长57%至27亿元。 威马汽车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行政费用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向管理层成员授予股份奖励导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大幅增加,以及向C+系列境内投资者支付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

  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发现,同为造车新势力的零跑汽车,2021年亏损28.5亿元,其主要管理人员同年薪酬总额为9682.4万元,其中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薪酬总额为954.6万元,占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的9.9%。理想汽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想2021年薪酬总额是150.4万元,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2021年薪酬总计为135.2万元。

  市场也注意到,若单纯以薪金进行对比,沈晖的所得略高于李想和何小鹏,低于朱江明。

  只有在威马汽车成功上市后,沈晖才能将12.6亿对应的股份收入囊中,这个收益比是否匹配,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