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农村,几乎所有人都会一两句信天游,但非遗传承人却少之又少,今年38岁的郝成飞就是其中之一。7月5日至11日,笔者来到了延安1938红色文化体验街区,采访了在这里工作的非遗传承人——郝成飞。 “解放军呀嘛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7月5日,郝成飞带领着来自山西柳林县研学团的学生们齐唱红歌。台上的他头系羊肚子手巾、身穿白色坎肩、腰扎红腰带、脚踩老汉鞋,频繁地举着左手指挥着节拍,用充满激情的嗓音向学生们展示民歌的魅力。 “小时候,我的父母每天都会在吃完晚饭后唱一小时的信天游。”郝成飞说。2004年,郝成飞光荣入伍。这期间,部队首长说出了影响他一生的话:“陕北人应该学一首信天游!” 退伍之后的郝成飞跟着父亲做过粉刷匠,在工地开过搅拌车,给煤厂运过机器。虽然一直在打工,但郝成飞每天晚上都会唱唱民歌。 2012年春节,爱唱民歌的郝成飞参加了第一届“绥德县春节新农村文艺汇演”。那年,他凭借一首《打酸枣》获得了第一名。看着第一名的奖状,郝成飞的脑海里开始有了“不成熟”的想法。“既然我可以得第一名,那是不是可以选择唱民歌这条路呢”? “我当时跑‘摩的’就是因为哪里有唱民歌的人,我可以随时停下来听他们怎么唱。”2014年初,郝成飞从榆林市来到了绥德县,并为自己购买了一辆摩托三轮跑摩的。有时候,他一听就是一整天,直到天黑才发现自己没有挣到一分钱。后来,他开始主动寻找登台唱歌的机会,无论是酒店开业或者举办活动。这一时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要能唱歌就可以,不管有没有钱。” 半年后,他的家人知道了他每天出门是为了唱歌,而不是打工挣钱。“我那段时间回家,家里都没人和我主动说话。”郝成飞说。为了能让自己有一些收入并解决僵硬的家庭关系问题,2015年,郝成飞只身一人来到延安,而他告诉家里人的理由只是去打工。 现在的郝成飞经常会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唱民歌,自己也是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陕北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 而在十年前,当郝成飞来到延安之后才发现这里人才济济,自己又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前路似乎有些迷茫。 “那时候是2015年,一个月3000块钱,不管吃、不管住。”郝成飞向我们介绍着他初到延安1938红色文化体验街区工作的情况。 随着他不断地参加比赛、获奖,在延安慢慢出名,远在绥德的家里人也知道了他并没有去打工,而是在延安唱民歌。 这时的郝成飞虽然小有名气,但也只有3000元的工资,他的选择自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几天后,他的妻子专门从绥德来到延安,只为带他回家。 “当时想着,咱们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小学都没有毕业,能唱什么歌。”提及当时的想法,郝成飞的妻子李甜甜说。 回到家中,仍然和以前一样,没有一个人支持他。走在村边,左邻右舍也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农民能唱什么歌,唱歌能有什么出息。”这是当时郝成飞听到得最多的话。 “这个后生唱这么好,不要让他走了,要好好培养,给他涨工资。”当陕西文投集团的董事长在2016年一次公司晚会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郝成飞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自此,他成为了1938红色文化体验街区热门歌手,不仅在舞台上唱歌,还和各地的研学团合作。“现在来延安的研学团基本都会找我,我会带他们唱红歌。”郝成飞自豪地向我们讲述他现在的成就。 离婚后的妻子一直关注着郝成飞,也逐渐理解了他;半年后,二人复婚。复婚之后,她也选择在1938红色文化体验街区成为合唱团的一员。 提到今天的成就,郝成飞的同事张占银说道:“郝成飞一个农村娃,当初一个人敢来延安闯荡很厉害,他每天坚持唱歌,很努力,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今天。他经常说,老百姓喜欢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以前不敢想别的,只想每天唱歌。但是当我有了文化,入了党,才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在2021年,他读了成人大学,通过对陕北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民歌种类和历史渊源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断积累并更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为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年12月8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郝成飞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传承民歌的责任,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表演和教授唱歌技巧:对待大学生,他会更加侧重培养学生对唱民歌的感情、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们可以充分掌握陕北民歌的民俗特色和艺术风格;对待在延安歌舞团的职工,他会更加侧重教授陕北民歌的演唱技巧。2024年,郝成飞成为了宝塔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宝塔区“曲艺宝塔”文化下乡等惠民演出,并受邀参加山西卫视举办的“歌从黄河来”及“CCTV3 向幸福出发”等演出,致力于让陕北民歌越唱越响、越唱越亮、越唱越远。 二十载光阴,郝成飞从民歌的初学者,一路成长为今日的非遗传承人;从昔日只能在工地间隙歌唱,到如今登台便有数百观众为之喝彩。这一切,无不印证着他与陕北民歌之间那份奇妙而又深厚的缘分。如今的郝成飞心中还有一个梦想:创办一家免费开放的传习馆。他希望无论是专业的歌手还是四方游客,都能在传习馆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并在此放声同歌。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研究生王康、徐洪松;指导老师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7月17日,记者从湘江集团梅溪湖公司了解到,象鼻窝省级森林公园的保护性开发工作迎来重要节点,公园的核心子项目——应急防灾设施项目(森林防火及应急疏散)已正式开工,目前项目已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象鼻窝省级森林公园航拍图。 9岁男孩跟着亲爸后妈出远门,亲爸让他坐在后备箱几小时,亲妈: 当时7个人 ,孩子想坐后座,他们说没位置了,事发2023年夏天,已拿到孩子抚养权 广西梧州最大的烂尾别墅群,全部别墅竟然建在楼顶上面,也不知当年发生了什么,这么多别墅废弃多年无人问津,实在是太可惜了#广西烂尾别墅群#航拍 中联重科员工联系我了,我给大家读一读 你们觉得,有道理么,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摩托车 #交通事故 #中联重科 菲律宾海警高速穿航中国海警船尾证据曝光! 7月15日上午,菲海警9701船在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活动,期间多次高速穿航中国海警21550艇、5009艇船尾。#南海 #菲律宾 #黄岩岛 #海警 7月13日,毛女士在广州某私立医院就医时,遇一位护士带着病人闯进房间。毛女士介绍,向医院投诉后,医院对闯入房间的护士进行了通报批评,还做了扣发工资的处罚。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智能化”成为关键词。从人形机器人到工业机械臂,从垂直起降无人机到智能仿生手掌,记者观察到,本届链博会上一批“智”造新品集中亮相,“新”意满满。7月17日,参观者在数字科技链展区高通展台体验搭载了高通公司芯片的产品。 家人们,告诉你们一个超棒的消息,胶州湾即将迎来海上旅游新地标,红岛东大洋码头趸船布设项目已经正式开工。想象一下不久之后这里会成为胶州湾一颗耀眼的旅游新星。当你踏上东大洋码头,迎面而来的是清新的海风,带着大海独有的咸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