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下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区域融合……无不体现着融合的概念。万事万物都不是独立的、单独割裂的,是在融合中发展变化的。真正的融合发展,需要通过“融和”来实现相融互通,合和共生;通过“融活”来激发内生动力,迸发创新活力。 融合的实现,融和是前提。融和从字面意思角度来看,关键在于“和”。当今社会早已不是单打独斗、孤胆英雄的时代,而是共同发展的时代。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如今,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把乡村振兴置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中统筹考虑。所以,实现“融和”是实现“融合”的重要条件。 融合的实现,融活是保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源头活水”,自然谈不上“渠清如许”。所谓“融活”,就是要融中求新,自主“造血”,激发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桩桩一件件地变化背后,是创新发展的思维,是改革创新的谋略,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缩影。因此,实现“融活”是实现“融合”的关键因素。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规律之一。《吕氏春秋·有始》:“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天地交合,是万物产生的根本;融合发展,是万物发展的规律。融合是一种发展状态,要保持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强调多元方面的融和,在多方面把握之下再做到创新发展,实现融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