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2007 年,29岁的芝加哥房地产经纪人约翰·马卢夫在一次房屋拍卖会上以 400 美元的价 格买下了一个旧皮箱,在这个旧皮箱上的资料里写清楚了皮箱里有什么,里面包含了10万张尚未被冲洗的黑白底片,还有2万张幻灯片和数以千计的胶片,文件夹上的法文标签写明,这些都是街头摄影。 约翰·马卢夫不是很清楚啥是街头摄影,但他开始浏览这些底片时,他开始震惊了。 本来他买下这一皮箱资料是因为那时他正和人合作,准备为美国影像系列图书收集芝加哥波提吉公园一带的历史图像,结果在那一皮箱的底片中,他并没有看见有什么波提吉公园的照片,却发现了整个上世纪50到70年代许许多多芝加哥街头以及一些其它国家及城市的照片,这些所谓的街头影像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发展,都有着非常详细的记录。那些照片仿佛蕴含着一些平凡但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即使是摄影门外汉的约翰·马卢夫也为之深深触动。于是他开始洗出了一些底片,并开始发表在摄影网站Flickr上。很快他接到一个电话, 加州艺术教 授Alan Secular联系到他,告诉他这些相片很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约翰·马卢夫开始意识到他拍到的这个皮箱并不平凡,于是开始搜索这个皮箱的原主人,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 然而他只搜到了一则简单的讣告,就在前几天,薇薇安·迈尔在养老院离开了人世。为她发讣告的,是她曾经供职17年的根斯堡家族,被她照看过的三个孩子,一直为她支付着养老费用,直到她去世。是的,她一直是个保姆。 约翰·马卢夫陆续在网站和他的博客上发表了更多新洗出来的照片,立刻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10年,薇薇安的作品开始在芝加哥进行展出,成为摄影圈中热议的人物,并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当代醉杰出街头摄影师。 约翰·马卢夫对薇薇安·迈尔的好奇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不满足于仅仅知道薇薇安·迈尔一个简单的生平和职业,他想搞清楚薇薇安·迈尔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拍出这么多高质量的超越时代的照片,她是怎么学的摄影,她为什么从不发表?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十几万张底片,她却从不曾洗出来? 随着约翰·马卢夫对这位女士生前的调查和了解,笼罩在她身上的迷雾非但没有消散,反越来越多。2013年,马卢夫和另一位导演共同执导了一部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 从这些已被整理的公开资料,我们大概还原了这样一位观察者,她1926年出生于纽约,小时候和母亲生活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上,20多岁母亲去世后,她一个人回到了纽约,5年后在芝加哥定居,并一直从事保姆工作,在工作之余她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永远挂着个照相机,不停的拍照。她的摄影技术不知师从何处,但无疑具有级高的水准,后人甚至有人评价:她的出现,改写了摄影史。也有人说近来摄影界醉大的发现,应该就是马卢夫替薇薇安架设的博客。 她一生未婚未育,除了照顾孩子几乎没有什么社交活动,她说话率直,与所有的人都有距离感,从薇薇安的自 拍像中,也可以看出她的与众不同,她从未对着镜头做比心,剪刀手之类的,总像一个旁观者那样拍摄自己。她穿着一件男士夹克、男式皮鞋,戴一个大帽子,穿梭在大街小巷、时空交错和市井之间,她始终在不停地拍照。 在她生前,所有认识她的人,虽然都看到她终日挂着个相机,但没有一个人知道她会拍照,而且拍得这么好。 以她的才华,她宁愿做一辈子默默无闻的保姆,却始终没发表任何一张照片,甚至几乎都没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