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本是同根生!从反目成仇到兵戎相见俄乌两国为何总要你死我活?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5-01-31

  俄罗斯和乌克兰最近的矛盾越演越烈,最终直接爆发了战争,和平年代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是非常罕见的了。

  战争当中没有绝对的赢家,两方必然都会遭受极大的损失,乌克兰和俄罗斯原本就是同宗同源,曾经也亲如一家过,那么又为何走向了如今兵戎相见的地步呢?

  乌克兰是一片由草原、山地和森林组成的地区,位于黑海之北,它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特殊的,被称作是欧洲之门。

  虽然同属于欧洲大陆,但是东斯拉夫人一直被西方拜占庭帝国、哥特、或者是狂热的基督徒描摹成背离基督教义的信奉东正教的蛮族。

  如今的乌克兰地区是在14世纪末被并入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地区,强制传播天主教。

  15世纪晚期新生的沙皇俄国与立陶宛大公国爆发战争,一直打到16世纪末,沙俄宣布在今天的乌克兰领土上获得统治权。

  乌克兰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乌克兰的粮食产量一直位居欧洲的前列,大量粮食出口到欧洲各国。

  东进的移民潮使得乌克兰地区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城市慢慢在这里集中。但同时,移民也带来了新的文化,宗教。

  因此俄国一直在试图削弱东乌克兰的民族性,一直想收回它的自治权官方在正式场合推行俄语,慢慢取缔乌克兰语的位置。

  东乌克兰对俄国的高压统治不满,1708年趁俄国与瑞典爆发战争时期就打算独立,但最终被俄国镇压,独立运动宣告失败。

  乌克兰国家的正式诞生,始于一战结束后,惨烈的一战压垮了奥匈帝国、俄国,前者彻底瓦解,后者的君主制垮台,但同时一战也促使了众多民族解放运动的产生。

  东乌克兰领袖将这场战争视为在俄罗斯人内部创建一个统一的乌克兰国家的机会,但却遭到了俄国政府的残酷镇压。

  直到彼得格勒发生的“二月革命”,使得事情出现了转机,大批莫斯科人正涌向克里姆林宫夺取国家的政权,俄国内部乱成一锅粥,处于边缘的东乌克兰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同年3月,乌东克兰在基辅成立了协同机构“中央拉达”,赫鲁晓夫斯基为主席,这个机构的成员达成一致:是时候取得乌克兰在一个改革后的俄罗斯国家的领土自治权。

  中央拉达的几位年轻领袖草拟出一份未来乌克兰国家的行动纲领,包括推行自由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并将承诺带来乌克兰地区的安稳和和平。

  到了1917年夏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人、士兵代表加入中央拉达,中央拉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议会。

  同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十月革命,作为对此次政变的直接回应,中央拉达宣布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自主而仍与俄罗斯保持联邦关系的国家。

  但是中央拉达的统治对东乌克兰来说恰如空中楼阁,看似精美,实则缺乏最重要的地基——足够的军事力量。

  1918年1月,大批布尔什维克军队向乌克兰赶来,和中央拉达率领的武装军队爆发矛盾,中央拉达武装力量无法抗衡布尔什维克军队,节节败退,逐渐失去了对城镇的控制。

  东乌克兰再次和俄罗斯成了一个国家,但是经过这么多次大大小小的战役,莫斯科当局从心里认定乌克兰人是苏联统治下最不安分、最叛逆的少数族群。

  而同时东乌克兰人谋求民族独立的诉求依旧是没有变的,他们在“中央拉达”短暂的统治下才刚刚实现把乌克兰语加入学校用语这样一个愿望,而并入苏联后,又落空了。

  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建立集体农庄,东乌克兰的农民失去了原有土地,被安排集体劳作,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每年的收获也不归自己私有,于是丧失了生产积极性。

  原本号称“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完全不适应这样大的转变,粮食产量迅速下滑,同时苏维埃政府向东乌克兰农民征收的粮食数量却在不断提高。

  这就导致了东乌克兰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水平显着下降,甚至爆发了严重饥荒,人民怨声载道、饿殍遍野,据记载东乌克兰当时一个月有几百起饿死人的案例。

  相应的,东乌克兰民族独立的呼声重新响起,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认为苏联的统治造成了他们的不幸,乌克兰人民不满目前的生活寻求改变。

  同时从1932年开始,苏联财政向西伯利亚和乌拉尔的工业地区倾斜,而克扣了东乌克兰财政支出,加剧了东乌人的不满。

  1939年的9月1日,二战爆发,苏联红军入侵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地区,使得东西乌克兰合成了一体。

  但是乌克兰寻求民族独立的呼声不仅没有减弱,反倒越来越强烈,对西乌克兰人来说,他们更不适应苏联的统治,对苏联基本毫无认同感。

  1944年到1945年,乌克兰却爆发了大范围的民族主义活动,巅峰时期乌克兰拥有10万名民族反抗军战士,在苏联战线后方作战,干扰苏联的军事活动。

  苏联立马派出军队赶往乌克兰镇压,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运动被镇压下去了,但是乌克兰人民心中对苏联的认同感依旧是不断下降的,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激化了乌克兰人民的反苏情绪。

  作为苏联最大的继承者俄罗斯,对乌克兰这片土地却依旧野心勃勃,1991年12月,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发表讲话称:

  “鉴于当今局势,唯有一个独立国家联合体才能让那个在许多世纪中建立起来的、如今却几近丧失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空间得以延续。”

  俄罗斯意在领导前苏联加盟国建造一个独联体,而这个独联体自然是以俄罗斯为中心的,其他前苏联加盟国比如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阿塞拜疆等都先后表示愿意加入独联体。

  但乌克兰议会却发表声明称:“乌克兰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反对将独联体变成一个自身管辖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国家机构的做法。”

  俄罗斯将独联体视为一个重新整合苏联现代空间的工具,而乌克兰则坚持从莫斯科完全独立出来,与前苏联加盟国切割干净。

  1993年,乌克兰在独联体协商诉求上没有得到满足,于是拒绝签署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宪章》,这让两国之间紧张的关系浮出水面。

  在整个九十年代,乌克兰还拒绝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签署各种安保协议。在苏联核武器控制权、苏联黑海舰队的处置方案上与俄罗斯存在严重分歧。

  1992年乌克兰和俄罗斯因为争夺前苏联留下的黑海舰队引发了一次危机,最终乌克兰被迫让步,大部分黑海舰队归属俄罗斯。

  乌克兰的独立梦想实现后,国内对日后的发展方向依旧是争议不断,乌克兰东西两部分由于长期分属不同的国家领导,其宗教、文化、政治偏好均有不同,西乌亲欧美,而东乌亲俄。

  而乌克兰作为隔开北约国家和俄罗斯的缓冲地带,其发展动向一直被欧美国家和俄罗斯高度关注,双方都希望将乌克兰拉入自己的阵营。

  于是欧美和俄罗斯都试图在乌克兰培植自己的力量,乌克兰的知识分子阶层明显是偏向欧美的,让乌克兰成为欧洲民族和文化大家庭的一份子一直是乌克兰知识分子的愿望。

  同时冷战结束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前苏联绝大部分重工业、军事装备、核武器,但是也继承了前苏联千疮百孔、无比萧条的经济。

  且即使俄罗斯本身也是反苏的产物,但依旧被欧美视为假想敌人,苏联解体后,北约不仅没有解散,还一直试图东扩,把俄罗斯当作眼中钉。

  这种强烈的对比迷惑了乌克兰人民,他们以为只要切割和前苏联加盟国的关系,转投欧美的怀抱,听从欧美的话,乌克兰人不久就能过上欧美人民那样的生活。

  美国及其他北约成员国一直在鼓吹,维持核武器不利于乌克兰被欧美接受,况且苏联留下的核武器数量庞大,每年的维持费用也非常昂贵,会增加乌克兰的财政支出,不利于乌克兰进行现代化建设。

  在美国的不断忽悠下,乌克兰放弃了从苏联继承而来的核武器,而这些核武器本来能让乌克兰成为第三拥核大国。

  乌克兰国内当时也有声音认为草率放弃核武器不利于乌克兰维护自身安全,但美国接着连同其他国家搞了个核不扩散合约,表示会保障乌克兰的安全。

  从乌克兰放弃核武器开始,欧美也向乌克兰敞开怀抱,同年6月,乌克兰政府与欧盟签订经济合作协议,美国也开始向乌克兰大量投入经济、基础建设援助。

  在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心中,前苏联高度集体化的经济模式是造成乌克兰经济衰退、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他们没想到,在苏联解体后,与俄罗斯和平分手后,乌克兰的工业化生产反而遭遇了严重的倒退。

  苏联时期,在斯大林带领下,乌克兰建立了众多的军工生产线和钢铁、煤矿等重工业,但是这些生产线运行的基础一在于来自俄罗斯地区的能源,二在于前苏联的集体采购市场。

  乌克兰独立后,失去了集体采购市场和俄罗斯天然气支持,工业生产倒退了42%,经济暴跌,相比之下,欧美的援助和合作只是杯水车薪。

  乌克兰自独立以来,其内部执政党的轮换规律就是亲美派和亲俄派轮流上台,欧美和俄罗斯也在乌克兰的政治舞台扶持自己的势力,暗中角力。

  但是2014年,是俄乌关系急转直下的一年,这一年乌克兰亲俄派的总统下台,亲美派总统上台后,打算清扫乌克兰的亲俄派,大力调转车头,奔向欧美。

  乌克兰如果彻底转投欧美,那么相当于欧美把刀已经伸到了俄罗斯腹地,俄罗斯难以确保自身的稳定和安全。

  于是俄罗斯直接出兵夺取了克里米亚,还鼓动乌克兰东部的两个亲俄州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宣告独立,举行公投,要脱离乌克兰的统治。

  乌克兰则将亲俄民众看作是威胁国家安全的危险分子,派兵进入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将闹独立的武装人民认定为恐怖势力。

  同时乌克兰也看到了俄罗斯的野心,俄乌关系走向了兵戎相见的地步,2018年,乌克兰直接废除了与俄罗斯的友好条约。

  真正激怒俄罗斯,最终酿成如今的战争惨剧的是,北约国家曾经向俄罗斯作出承诺北约不再东扩,但一再违背承诺,北约东扩了五次,贴近俄罗斯边境。

  普京说过,乌克兰是一条北约绝对不能涉足的红线,一旦超过这条红线,俄罗斯不能保障自己的国家安全。

  普京就这场战争发表的发言中说:“我方行动旨在抵御眼下威胁,避免灾难事态扩大,并非意在侵犯乌克兰人民的利益,只是为了保卫俄罗斯自身。”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乌克兰和俄罗斯在语言文化很相近,曾经还都属于苏联,也算亲如手足,但如今却势同水火。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