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起,上海文化广场基于70年历史而创的首个沉浸式游戏剧场——《旧物盒》正式迎来第一批跃跃欲试的观众。 故事始于一位老奶奶遗落在文化广场的旧物盒。老奶奶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从小住在白尔登公寓,见证了这一方土地70年来的变迁。后来,奶奶搬离了此地,在临终前,她和家人提起自己曾在文化广场留下了一个带有密码锁的旧物盒,就藏在广场上的某个角落。 现在,老奶奶的孙辈来到文化广场,希望能找到祖母的旧物盒,并解开密码,探寻旧物盒内的秘密。他召集了许多帮手,玩家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指引下,玩家将在文化广场遇见了各个时代的人们,譬如30-40年代逸园跑狗场服务生小吴,50年代戏曲学校毕业生秀芬,60年代想看《卖花姑娘》的志愿军后代刘国琴,90年代申银证券公司柜员顾蓓莉,千禧年花店老板娘王美莺,以及如今文化广场的广场小白,从他们的口中,玩家将了解到这块文化乐土过去的点点滴滴。 《旧物盒》采用了时下流行的互动式游戏形式,在环节设置方面借鉴了剧本杀、沉浸式戏剧、城市定向越野,考验玩家观察力、分析比对能力、记忆力、联想力,不仅能吸引文化广场原本的音乐剧观众,也是时下热衷于打卡新鲜事物的年轻人的不二选择。当然,作为首个还原文化广场历史的活动产品,《旧物盒》的参与门槛低,受众面广,适合各个年龄层的市民参与,无论你生于哪一个时代,都能从《旧物盒》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旧物盒》游戏中的所有非玩家角色,均由来自上海文化广场服务管理部的工作人员扮演。这些平日里站在一线笑迎八方观众的广场人,在接受完相关演技课程的培训之后,穿上了精美的戏服,初次尝试角色扮演便摇身一变成为了时代的见证人。 《旧物盒》是文化广场首次以剧院主体身份出发,依托真实历史打造的轻质文化体验活动产品。将过往的历史融入当下场域进行情景真实还原,通过层层递进的游戏任务与剧情互动,70年来文化广场与人民共建城市的时代精神,被凝聚在这片向新而生的土壤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