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是一部可以让你看了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每次看都会有不同感受的电影。温暖而打动人心,越长大越能明白这个电影带给我们的启示。我是四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看《千与千寻》,那时候看到无脸男还会觉得很害怕,但是又因为应试,所以无论看书还是看电影,都会试图去思考阅读理解必问的一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其实我小时候就觉得,宫崎骏创作这个根本上还是想说,成年人的贪婪、不知餍足,在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以后(河神被当作腐烂神来汤屋洗澡,千寻发现有单车的把手,众人齐心协力帮河神洗干净了澡,满浴室都是工业LAJI;白龙原先也是一条小河的河神,后来河被填了,在被填满的河上建满了房子),连神明的东西也要染指。 千寻的爸爸妈妈在发现没有店家的情况下,依然随心所欲贪婪的吃了神明的食物,成年人的贪婪,不止是千寻的爸爸妈妈,汤婆婆也是,为了控制白龙,在他身体里偷偷藏下怪虫子诅咒;汤屋的众人以为无脸男可以变出真金字,争相追捧。甚至白龙也因为贪欲,摈弃良心当了汤婆婆的弟子。只有看透魔法都是虚无的钱婆婆,和代表儿童纯真的千寻,才守住了本心。 千寻面对无脸男给的浴牌、金子都无动于衷,告诉无脸男“我不要”。还说对玲说要带走无脸男,因为这个人来了这里会变坏。实质上是成年人或者说这个社会作为一个黑黢黢的大染缸,只要你进入社会,你就会变“坏”,变得贪婪而不知足。每隔一年都会看一次千与千寻,希望即使我们入世了,也依然可以保持本心,对超过自身需求的欲望能多加审视,明加辨别,最后,保护环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