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中科院四代科研人接力为黑土粮仓扎起“绿色栅栏”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2-10-02

  中新社白城10月1日电 题:中科院四代科研人接力为黑土粮仓扎起“绿色栅栏”

  吉林西部是中国苏打盐碱地的集中分布区,长久以来,大风将盐碱向东部搬运,威胁着中部典型黑土区。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四代科研人致力于用科技扎起“绿色栅栏”,守护黑土平原大粮仓的安全。

  “试验田蟹种产量为77公斤/亩,规格为140只/公斤,长势良好、活力强、个头整齐、底板干净、肥度饱满。”测产结果使文波龙紧锁的眉头一下舒展开。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复杂而脆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的刘兴土院士等四代人在此创建了盐碱湿地生态渔业、芦苇资源化利用、盐碱稻田种养结合技术等大批成果,破解改良难点,丰富利用方式。然而,科技成果和治理模式向更大范围推广还存在不少困难。

  “这当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治理主体的问题,相比政府统筹推动,调动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积极投入到盐碱地治理和利用才是长久之计。”文波龙说,这也是整个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最末一环。

  此次测产的3300亩试验田,文波龙及团队通过“苏打盐碱水型蟹种培育技术”和“以养促改苏打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与龙头企业联合示范,节本增效,实现盐碱地改良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承接试验示范的镇赉县汇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葛俊说,测产结果超出预期,荒废的盐碱地长出了芦苇等植被,河蟹粪便、残余饵料还能培肥地力,在改良土壤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获取养殖收益。

  文波龙介绍,目前,吉林西部仍有数百万亩具备灌排条件的盐碱地亟待提高开发利用效益和质量。通过以养促改、种养结合等提高收益的方式将极大促进这些盐碱地的综合利用。

  近些年,中国科学院盐碱地生态恢复技术在吉林西部得到广泛应用,以大安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为代表的数千公顷盐碱地逐渐恢复成芦花摇曳、水鸟翔集的集中连片湿地。

  文波龙告诉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松嫩平原西部的生态恢复就像给中部粮食主产区扎上了一个“绿色栅栏”,阻挡着西部的风沙、盐碱的入侵,调蓄着洪水资源,起到了生态屏障的作用。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