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医生,感谢学校的老师,我们差一点就失去(他),真的很危险,病危通知书都下了好几次。”1月16日下午,魏先生在浙大儿院重症监护室门口向医生深深鞠了一躬。 魏先生12岁的儿子童童(化名),感染新冠后诱发暴发性心肌炎,一度生命垂危。经过医生全力抢救后,终于从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转入普通病房,有望春节前出院和家人团聚。 去年年底,平时活泼好动的童童变得萎靡不振,话都不愿意多说,还呕吐、腹泻了几次。当地医院诊断为肠胃炎,用药后肠道不适有所缓解,但精神依然不佳,还出现了胸闷胸痛。 第二次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给童童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升高,考虑为心肌炎,建议转至浙大儿院。 魏先生说:“不咳嗽不发烧,就是精神差,我们都没有重视,后来想想,送医院已经太晚了。” 在浙大儿院经过检查,童童新冠核酸呈阳性,心超显示EF值只有38%(正常为50%~70%),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胸片显示肺部存在炎症。院方以新冠诱发暴发性心肌炎,将童童收治到PICU。 PICU主任张晨美说,一开始团队给他进行了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强心、甲强龙抗炎、丙种球蛋白免疫支持,营养心肌等治疗,但血压升高不理想,这样下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紧急气管插管,并联系了ECMO团队。 接下来的4天多,魏先生一家度日如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监护室里的孩子。好在ECMO效果良好,童童的体循环和心功能都在逐渐改善,终于在1月9日顺利撤离ECMO,第二天又撤下了呼吸机。 现在,童童心肌肌钙蛋白恢复正常,心电监护血压稳定,终于可以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魏先生说,儿子精神恢复得不错,但讲话还有点吃力,希望他能尽快出院,和家人们一起过团圆年。 浙大儿院常务副院长傅君芬介绍,从2022年12月中上旬接诊新冠患儿以来,浙大儿院共收治新冠重症患儿85人,最小年龄1天,最大年龄17岁,目前仍有13人在PICU,病情基本趋于稳定。 据介绍,新冠重症患儿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抽搐等,很多重症患儿是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或者伴有糖尿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烧伤,外伤等基础疾病。少数新生儿重症为妈妈妊娠晚期感染后重症。 傅君芬说:“相对于成人,儿童新冠感染后重症肺炎发生率比成人低,但有基础疾病的患儿肺部感染重,儿童抽搐、脑炎发生率高于成人。从病程来看,重症病人在ICU时间约1到2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