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市民群众交通出行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4月以来,我市对全市道路交通拥堵点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共形成68处拥堵点清单。针对每个拥堵点的不同情况,各相关单位“对症下药”开展治理工作,用“微整形”打通“大动脉”。记者从市大交通办了解到,第一批68个拥堵点治理将于年底前基本完成。 杏前路与杏锦路交叉口位于园博苑片区,沿线有多个居住区和商业区,且临近集杏海堤、杏林桥头,交通出行需求旺盛,特别是在早晚高峰,常常出现车多缓行的情况。由于位于杏林大桥岛外互通区,受桥下空间限制,路口无法进行大改造,为此,公路部门采取了渠化交通、交通管控等措施。 市交通局公路中心集美分中心工程科工程师 周宗源:比如说削减中分带的宽度,削减导流岛的宽度,增加路口的候车道数原先从杏前路拐到杏滨路,只有一个左转车道,最外侧的公交车以及私家车 需要跨越多个车道,才能到左转道。此次改造,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右置的左转道,这样车辆可以无需变道至最内侧,可以有效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增加路口的顺畅性。 此外,杏前路西进口也通过削减2米导流岛,新增1个直行车道;杏前路北进、出口通过削减4米中分带,各新增了1个车道。同时,公路部门还相对应划设导流线、防撞警示线等,引导车辆安全通行。 市交通局公路中心集美分中心工程科工程师 周宗源:这个路口过后,跟文滨路的交叉口,原先是没有红绿灯的,我们此次改造给它增设了一个红绿灯,同时我们也向交警部门,申请了两个红绿灯之间的联控,进而增加车辆路口通过的顺畅性。目前该路口的交通拥堵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车辆的变道、抢道现象明显减少。 在海沧区,兴港路-滨湖北路、兴港路-滨湖路两处交叉口也正在进行交通改善施工。兴港路是海沧新城南北向主干道,高峰时段,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较大,其中,兴港路-滨湖北路交叉口非机动车流量为每小时547辆,兴港路-滨湖路交叉口非机动车流量为每小时432辆。目前,这两处交叉口的人行横道宽度均为5米,导致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时混行严重。为此,公路部门计划重新铺装改造两个交叉口的导流岛,拆除部分花坛,将原本5米宽的人行横道,拓展到6.5米至7.75米不等,增加行人等候及行走空间;同时,设置专用的非机动车道,实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分流。 市交通局公路中心海沧分中心工程科科员 周梦学:我们会避开早晚高峰期进行施工,同时做好相应的围挡降尘等措施,大概工期是在12月上旬结束。 外国语学校门口设立繁忙路段禁停标志。(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台海网8月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连慧蓉 邱添) 让城市交通更顺畅、更安全,是我市交通管理部门的努力方向。昨日,记者从市大交通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大交通办)了解到,今年1月-6... 台海网(微博)1月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骆余民/文 吴晓平/图)拿什么“拯救”你,拥堵的厦门岛?每天上下班,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疑问。如今,这一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近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印发厦门岛内近期交通改善实施意见的通知。这份《意见》涵盖了基础... 巴迷建议 台海网(微博)10月1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巴迷建议新辟以下六条线路:线路一连接厦门北站与国际邮轮码头、第一码头、五通码头;线路二连接厦门北站与滨南长途车站;线路三连接厦门北站、集美北区、枋湖客运中心、仙岳路和SM兴山路等地;线路四填补厦门北站至海沧桥南生活区、嵩屿片区的公交空白;线路五连接厦门北站与高崎机场、翔安文教园等地;线路六作... 台海网12月2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昨天傍晚,疏港路车流涌动,而在不远处的“疏港路下穿仙岳路通道工程”施工现场,飞溅的焊花在夜幕中显得格外耀眼。未来,这条下穿通道,将实现1660米主干道全程无信号灯控制,让主车流“一路绿灯”。这里只是厦门多项同时展开的交通改善工程的一个火热现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仙岳路西段改造(续建)工程,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就是在湖滨中路与海沧大桥、仙岳路相交的节点进行立交改造,除了已有的海沧大桥右拐湖滨中路下桥的匝道桥外,还要新建3座匝道桥。这样一来,这个节点成为一个小交通枢纽,毗邻的滨北二小片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必须着手解决。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殷磊 通讯员 李凡)滨北二小片区将实施新建地下人行通道、打通断...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