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火车迷见证中国铁路之变:从追“小火车”到开上“大火车”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4-10-19

  在火车司机褚训拍摄的一张照片里,轰鸣的蒸汽机车拉载着煤矿,从新疆哈密三道岭缓缓驶过。今年1月15日,这台编号为建设8089号的蒸汽机车“落火”停运,封存入库。

  这是褚训镜头里的中国铁路。22岁这一年,他用相机记录下中国最后一台蒸汽机车在新疆三道岭矿区专用线上展示的壮观景象。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一名米轨火车司机。两三岁的时候,我就喜欢跟着爷爷,看着火车从眼前驶过。”褚训说,自从有记忆开始,就非常喜欢火车,小时候经常跟着米轨“小火车”跑,长大后依然喜欢火车,如今成为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理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驾驶着“大火车”驰骋在万里铁道线上。

  褚训同时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上学期间,他就利用假期外出拍照,踏遍大江南北,探访了北京、天津、太原等多座城市。在他的镜头里,主角90%都是火车。他通过上万张照片,记录着中国铁路从米轨到准轨,从绿皮车到红皮车,从蓝皮车到白皮车,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再到中老铁路走出国门,记录了中国铁路之变。

  他的照片里,有蒸汽机车轰鸣过后的浓烟盘旋,有和谐型重联机车拉着上千吨货物穿梭在山野之间、横跨在桥梁之上,有小慢车的浓情温暖,有高铁驰骋于各个城市之间、飞奔在雨雪天,有中国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还有中老铁路互联互通的历史性瞬间一幅幅照片串成中国铁路沧海桑田的历史长河,记录着中国铁路波澜壮阔的风云变迁。

  其中,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滇越铁路米轨最具代表性。在老照片中,滇越铁路从云南昆明出发一路向南,跨越滇南连绵不绝的山脉,沿着南溪河谷和南盘江蜿蜒前行,轻盈的人字桥坚强地横跨于峡谷之间,与今天的繁荣形成对照。

  “除了机型发生变化,铁路人的工作条件、环境和爷爷驾驶蒸汽机车那个年代相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褚训回忆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去上班时的场景,不足5平米的驾驶室挤着司机、副司机、司炉3个人。驾驶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不停地往炉膛里面添煤。跑一趟车下来,手酸软到抬不起来,耳朵里只有轰隆声,全身衣裤被汗水浸湿,煤烟将整个人熏黑。

  褚训用镜头记录着中国铁路变化的同时,也记录着铁路人身上那股韧劲。“就是不服输的劲。”褚训说,如今爷爷身上那股韧劲,传递在了他身上。

  闲下来,褚训就背诵规章制度、上网查阅资料。休息时,他就缠着师父探讨机车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每当自己坚持不下来,或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褚训总会想起爷爷的教诲,“手中闸把千斤重,肩上责任安全大”。

  “爷爷说,现在条件好了,更应该创造更高的安全成绩。”褚训笑着说,“以前条件艰苦,爷爷那一代的铁路人都坚持下来了,现在我们也可以。”

  参加工作仅一年时间,褚训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其使用机型的相关特性。如今,每次休班,他依然找机会去各地拍火车,用镜头记录中国铁路之变、中国之变。(完)

  在节能环保方面,图书馆采用技术手段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的碳足迹,包括使用模块化组件和合理化的结构网格以减少制造废料。图书馆屋顶上配备的气候控制系统,包括照明、声学控制和雨水回收等技术,更是让陪审团眼前一亮。

  激烈的足球、丰富的美食、精彩的歌舞、璀璨的烟花……在“村超”发源地、黔东南州榕江县,自9月28日第一届“一带一路”暨贵州-粤港澳大湾区“村超”足球友谊赛揭幕日的两场比赛正式打响以来,10月1日至6日还陆续上演了19场相关比赛。

  岁月流转,山林无恙,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从一片林到另一片林,祖孙三代人接续守护着绿水青山,“只此青绿”已成为全家的信仰。

  她们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默默守护着这“方寸之地”,为客货车平安出行提供优质的通信通道保障,是列车安全出行的“幕后英雄”。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