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2月19日电(杨雪楠)线上开课是教育系统维护疫情防控大局、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而采取的特殊举措。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工作部署,指导各地有序、规范开展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校线日,黑龙江省教育厅提出15条关于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校线上开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从3月2日起,各地各中小学校要根据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有计划地组织线上开课。 把握育人方向。各地和中小学校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兼顾疫情防控知识、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和使命担当等方面内容,推动德育与教学齐头并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素养。 完善教学计划。各地和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制订和完善延迟开学期间线上开课工作方案,制订延迟开学期间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暂按4周时间制订。要统筹考虑线上开课和开学后教学的衔接,正式开学后的教学计划,要对线上开课的成效进行评估后做进一步完善。 统筹教学内容。要把握当前特殊窗口期,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统筹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课程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用好线上平台。各地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原则上以选用教育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为主,中小学校自主选用的平台要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备。未通网的农村地区,可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广电部门录制电视课程,或组织学生收看指定教育频道进行学习。各中小学校应预选备用线上平台,规避线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运行不稳定等风险。 优选课程资源。各地和中小学校要整合、调集学科教材配套数字资源、名校名师网络课程等在线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并做好内容审核,确保向学生推送的教学资源(含作业、辅导、答 疑等)政治安全、质量过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优先利用本地本校资源。鼓励教育教学资源较好的学校通过网络课堂帮扶薄弱学校。 创新教学方式。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小学阶段宜采取活动性学习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初高中阶段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和“综合任务教学”。对于自主管理能力弱、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取个性化助学措施。 加强教学管理。各地不得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参加线上学习作统一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幼儿园不得开展线上教学。中小学校每日线分钟。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增大休息间隔,保护学生视力。课间休息可安排音乐欣赏、体育锻炼和家庭劳动等活动。要统筹学生作业量,不得安排过多、过重的作业,不得强行要求学生及家长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不得向家长布置“作业”。 确保教学质量。各中小学校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 控制好教学进度。加强在线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率。倡导“先学后教”模式,努力实现线上教学“节节清”。正式开学后,因校际间教学进度不一产生的差距,可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双休日、节假日补授,保证春季学期总教学时长。 关爱医护子女。各地要建立省支援湖北战疫一线人员和省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关爱机制,掌握相关人员信息,为其在读中小学的子女建档立卡,“一人一策”解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在延迟开学期间学有所获、健康成长,为一线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关注特殊群体。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和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各地要“一生一案”研究对策、保证学习。 开展绩效评价。教师开展线上教学,要以利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引导、辅助学生学习为主,以录课或直播的方式讲授为辅。各地各中小学校不得强行要求教师参与录课或直播,不得组织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加重教师工作负担。要将教师线上开课情况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在开学后的考核评价中予以统筹考虑。 强化教研指导。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线上教学的指导和服务。加强教师教学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指导,提供跟踪帮助。组织教研力量、骨干教师对线上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增强教学实效性。建设研修共同体,采用片区研修、骨干研修、学科研修、项目研修和网络研修等模式,为线上开课提供专业支撑。 加强服务保障。各地要加大与工信部门及网络运营企业的协调力度,督促电教、信息等部门提供全程技术保障,做好网络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切实保障网络通畅运行。各中小学校要有序安排不同年级、班级“错峰”******学习平台,避免线上教学网络拥堵现象,保障线上开课顺利实施。 压实工作责任。强化中小学校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 落实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监管主体责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强化政治责任,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明确专人负责线上开课工作,组织专项培训,加强工作督导,主动回应学生及家长关切,杜绝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叠加效应凸显黑土耕地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肥力透支,“变薄、变瘦、变硬”的问题。为了给黑土地“增肥”,黑龙江省从2015年开始承担国家的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有机物料还田、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增施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等方式方法进行保护利用黑土地。…【详细】 黑龙江省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依据《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省防指决定于2021年6月21日10时,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市县政府和省防指成员单位按照预案规定做好相关工作。…【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