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极目新闻频频出现负面新闻,引发舆论哗然。这家拥有近3000万粉丝的大V 媒体账号,怎么突然成了“网暴”对象?事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问题与争议? 极目新闻的前身是湖北楚天都市报,于2013年更名为“极目传媒”,目前在新媒体平台积累了近3000万粉丝。它的内容以视频为主,每天推送大量社会新闻、民生新闻。 看似一家普通的都市报媒体,但极目传媒的运营模式颇具争议。业内人士指出,它依靠大量“软文”博眼球,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且其账号粉丝数庞大,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号召力。 1月20日,极目新闻发布视频,质疑黑龙江一位女官员在零下20°C环境拍摄旅游宣传视频,是否挪用公款。该视频未经核实便将女官员定为“女局长”,且颇具暗示性。令人不快。 1月22日,极目新闻发布河南三门峡车祸视频,称“村民趁火打劫抢拾物品”,将围观群众等同于“打劫抢夺”。事实上,村民只是在帮助司机收拾散落物品。这是炒作标题党,欠缺新闻素养。 在 事件报道中,极目新闻也表现出双重标准。它批评河南文旅人员服装不当,却支持上海女生乘地铁时穿着角色服装。采取居高临下、诋毁态度。 2020年,它以“医疗费用高涨,河南老两口十年花光全部积蓄”为题大做文章,力图渲染医疗救助的必要性。但事实是,该老两口并未花光积蓄,报道完全虚假。 2004年,它以“河南产粉含毒”为题,导致河南面粉销量严重下滑,多家企业濒临破产。事后证实,该报道为捏造事实。 极目新闻近期频繁出现负面报道和失实新闻,引发公众广泛不满。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近期国内重大事件有关。极目新闻可能借报道挑起地域情绪,转移公众视线。但其手段过于拙劣,反招致舆论谴责。 随着声讨之声不断加剧,极目新闻的公信力已荡然无存。它需要正视自身问题,回归新闻本质,否则难逃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本次事件让人深思,新媒体平台上存在许多“流量为先”的账号,他们缺乏责任和底线,需要引起重视。 公众也应提高信息识别能力,学会辨别真伪,理性看待每一条信息。在维护网络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最后,我们需要的是阳光、理性、平和的网络空间。请让每个公民都能获得真实可信的信息,不被文件夹蒙蔽。只有这样,互联网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正能量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