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是,这三个驱动力都没了。因为我们的房地产老涨,出口的红利没了,人口红利没了,我们现在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红利没了。我们的劳动力在飞快地减少。 房地产成为最后一个,大家都知道只要它涨就会伤害整个国家的未来。不让它涨经济就停摆。为什么房地产老涨的原因就在这儿,涨了大家很难接受就在这儿,这是最后一步。这个红利已经明显消耗光了,现在也在过度消耗,所以国家压力很大。 互联网的第一大红利是网民增长,第二大增长是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说美国18个月,CPU的速度上升一倍,就靠这个涨。 所以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按照企业发展三段论的话,应该从市场驱动切换到领导力驱动和创新驱动。 再去看全球经济、中国和互联网经济,我们发现在领导力创新、领导力驱动和创新驱动这两个方案里面,欧洲都已经用过了。所以领导力驱动这件事情,他们的管理科学已经非常发达了,已经没了,创新这个也没了,高端制造也没人家发达,所以欧洲是无解了。 美国还有几年,因为美国没有把它自己的牌拿过来。所以这一波,美国川普上台,就是要改变他的经济政策,把过去保留的牌打出去。所以美国应该问题不太大, 整个产业都是两部分,一部分是需求侧,一部分是供给侧。需求侧就是消费者和市场,供给侧就是企业和供应商,就是商家。 所以供给侧改革的意思是说,过去你能靠消费者增长的路已经走到头了。你们如果自己不变的话你们就死了。需要做哪些变化呢? 事实上中国从总体上来说发展是跟着美国走的。因为美国可能是先遇到了,很多创新技术先到了。所以我当时看有哪些产业在美国已经产生了很牛逼的公司在中国还没被真正做起来,而且这个产业将来如果时机具备的话也会在中国是很牛逼的公司。 我把美国拉一个名单,把中国拉一个名单,来对比。我这个对比完了之后发现一个让我非常震惊的事,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比如facebook、Google、亚马逊,都是非常牛逼的。但是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里还有另外一派,也非常牛逼。只不过是这一派没有像互联网公司这种曝光多,名气大。 但是这一派其实都很挣钱,比如说salesforce,比如说workday(音),他们基本占据科技业的另外一半。 但是我们把这个来看中国的话发现中国to C的公司都很牛逼,最大的是阿里,然后是腾讯、百度。to B的公司基本找不到,就是说有活着的,但是活得很惨。 所以我就很纳闷,为什么中国这些to B的企业活这么惨呢?为什么美国能产生这么大的to B的企业中国产生不了呢? 他说你看这是美国的to B科技企业做出来的,都是给企业或者给商家提供解决方案的。 我刚才说的salesforce是销售团队管理解决方案,workday是HR解决方案,都是给企业和商家提供解决方案的。 因为商业周期长,所以任何一个企业所有能用来竞争和发展的东西基本上都用光了。他们的发展出现瓶颈了,当他们出现瓶颈的时候就开始搞内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服务。 傻逼经营一个企业都能赚钱。大部分人存在的问题是,不具备可能知道这个事情很容易赚钱的认知或者不具备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本。其实中国过去很多行业是极其赚钱的,非常多。 过去这些年整个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发展特别容易。靠市场红利驱动就能发展,就能赚钱。所以他们对于新工具、新方法的采用意愿特别特别低。这时候有人说我给你们公司做一个工具你要不要买,他根本没有兴趣的。 走到今天,我认为这个事情发生变化了。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商家的经营因为遇到障碍了。所以当它的销售额不涨、利润不涨的时候它就要想办法提高效率,创新服务,想法降低成本,它自己没有办法。 我的判断是下一波中国互联网如果想回暖的话,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是供应链和to B行业的创新,是他们驱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