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病馅狄毫孵赋是真的吗?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8-03

  喝酒时都说“感情深,一口闷”,喝酒后各回各家,但不成想却摊上大事了,一同喝酒的人在回家途中意外身亡,其家属认为同桌喝酒的人需要负责任,要求赔偿,那同桌喝酒者该赔钱吗?

  在《民法典》实施之前,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事实上喝酒后各回各家有可能是错误的行为,如果几人都平安到家了,那就没有什么事;但若是其中有一人在途中出了个意外,由于同桌喝酒的人没有尽到合理限度内的安全注意及照顾、护送义务,哪怕同桌喝酒的人在口头上说了喝酒不要开车,不要骑车,但因为没有护送其平安到家,依然需要担责,只是担责的比例会相应减少。

  在2020年,沙洋县人民法院审理过这样一桩案件,男子邀请两名好友一起在农庄吃饭喝酒,期间还另外邀请了两人,并且因为好友中有一人与农庄的厨师和一名女服务员相识,因此几人在一桌上吃了饭,不过女服务员在途中退席了,所以最后共有六人聚餐。

  聚餐完毕后,六人各自散去,请客的男子骑着摩托车回家,结果在途中不慎摔倒,意外身亡。男子的家属因此把同桌喝酒的人告上了法院,而同桌喝酒者都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履行了合理限度的注意义务,法院审理后认为同桌喝酒者存在有一定过错,亦应对请客人身亡的后果承担民事责任。

  综合考量过错程度,一审法院酌定共同饮酒的4名被告(原告主动放弃追索另一人为被告)各承担2%的民事责任,核定原告的各项经济损失82万余元,4名被告各承担赔偿经济损失1.6万余元。

  都说喝酒误事,而在酒桌上,还存在有逼迫性的劝酒,比如“不喝就是不给面子”等,劝酒者所要承担的责任比例就会相应提高。

  另外,酒后骑自行车也是属于酒驾,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因为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可见“酒驾”已成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就算是一辆自行车,由于酒后驾驶会提高安全风险,不仅有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还有可能伤害到旁人,所以喝酒后骑自行车也是需要引起注意,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第三项,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的规定,其中便明确讲到“不得醉酒驾驶”。

  根据民法典第1186条【公平补偿责任的一般规定】:受害者和行为者对损害的发生没有错误的,按照法律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在原先的《民法通则》第24条中:“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而在法律规定上,同桌喝酒者也是需要尽到合理限度内的安全注意及照顾、护送义务,并且根据《民法典》第1190条的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过错的,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同桌喝酒者在酒席上存在有逼迫性的喝酒、灌酒情形,宴会结束后又放任醉酒者不管,说不定同桌喝酒者还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尽管喝酒图得兄弟情深,但要注意的还是应当注意,以免事后后悔不已,认为是场无妄之灾。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