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农历二月初三,此时正值阳历的3月12日,植树节。而在民间,这一天还是“出九”的日子。所谓“出九”,就是“数九”的结束,从冬至那天开始数九,每过九天算作一个“九”,直到数完九九八十一天,即“出九”。“出九”标志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彻底到来了。 不过,按照民间说法,“出九”这天的天气直接关系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为此,老人们都说“最怕出九是晴天”,“出九”天晴有何可怕的?农谚早已给出了答案。 “三天亮”指的是晴三天,也泛指多个晴天。这句话说的是,“出九”这天如果遇到晴天, 而且是一直晴天,那么高处的田地很可能就会颗粒无收,也就无指望。。 因为这个时节正是春耕播种的时间,而且是冬小麦返青生长的时间,此时如果一直晴天,那么就意味着雨水少,将会引发干旱,这样庄稼收成就会不高,而高处的田地首当其冲,最容易受到干旱影响。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出九”之后,连续多天出现大风天气,那么就意味着庄稼生长会受到影响,农民朋友很可能会饿肚子。 因为大风天气往往会有多个预兆,其中极端天气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刮大风会会导致乌云吹散,很难下雨,也意味着将来会干旱,所以这种天气大概率会导致庄稼收成不高,不是个好年景。 “三天黑”指的是多天阴雨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出九”之后,如果出现阴雨天,那么今年的庄稼就会丰收,也就是水稻和小麦均有个好收成。 这是因为,这个时节下雨正好为播种的庄稼提供水分,也为返青的小麦提供了条件,促使庄稼生长,这样粮食才能有收成,预示着这一年是个好年景。 这句谚语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说“数九”结束后,如果接下来的日子里有多场降雨,那么今年的粮食就会丰收,农民朋友就会顿顿吃白米。 在古代,粮食比较短缺,能顿顿吃上白米意味着生活不错,所以这句谚语暗含了这一年的年景,是个五谷丰登年。 南风意味着天变暖,而这句农谚说的是,数九寒天里,刮南风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而“出九”后刮南风就会导致天气干旱少雨,庄稼难以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颗粒无收,对农民朋友不利。 这句农谚跟上一句类似,都是说“出九”之后,连续刮南风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导致往后一段时间内干旱少雨,荷塘里的水都干枯了,荷花莲藕都枯死了,这预示着大旱天气要到了,大家要提前做好准备,避免损失过重。 总之,今日就是“出九”了,这几天是晴是雨,将很快知晓,对于农民朋友而言,可以借鉴这些农谚,提前规划农事活动,让农作物的顺利生长,避免旱死,这样也可以保证粮食收成。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出九”天气农谚的问题了。话说,你们那边有这些说法吗?你觉得古人说得有道理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