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全光网络校园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V5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4-06-19

  当下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关键时期。Gartner预测,到2025年,将有85%的企业和组织采用云优先原则,企业业务上云流量变化导致带宽需求激增,对网络联接产生更复杂的需求;IDC预测,到2025年,50%的企业将整合I0T功能。企业内有线网、无线网、oT的多网合一,更需要统一的运维手段来简化网络运管,提升管理效率。传统园区网络面临带宽、运维等更高要求,全光网络以其更高带宽、大二层网络易于运维和扩容、超长传输、绿色低碳等优点,成为下一代园区网络的最佳选项。

  目前业界主流看法认为,全光网络是指单模光纤为传输介质,使用以太交换设备或PON设备进行组网的网络,允许设备节点存在一定的光电转换,由此全光网络分出了以太全光和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两大类。

  与传统的铜缆网络相比,全光网络无论是在性能还是运维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传统铜缆网络存在传输性能弱、成本高、布线复杂等缺点,已逐渐承载不了各种新型网络应用,例如物联网云服务、超高清视频、无线办公、数字孪生等带来的业务流量。

  随着数字化、智慧化校园的推进,校园网络所承载的数据流量越来越大。以校园VR(虚拟现实)为例,VR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以实现高质量的图像和流畅的用户体验。根据VR的不同体验级别,有不同的带宽需求。对于基本的VR体验,至少需要20Mbps的带宽。对于舒适的VR体验,需要100-200Mbps的带宽;对于极致的VR体验,则需要高达1Gbps以上的带宽。

  校园中人员多,终端数量多,对网络的要求高。校园内人员的身份多样,有职工、老师、学生、外院、访客等等,每种身份对应的网络访问权限是不一样的;而不同身份的人员又会在校园内的不同地方、使用不同的终端接入校园网络,这给校园网络的接入认证管理及网络权限管理带来了挑战。根据调研结果,当前校园内人均拥有2.5个终端,而且每个终端平均每日在网时长达5.4小时,相应的访问数据也大量存在,所以要思考如何优先保障关键业务的高速访问。

  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加快,智能化逐渐进入高校的各个业务领域,覆盖信息中心、后勤、安防等多个建设主体,涉及多个通过专用网络支撑的智能化业务系统,如教学类、科研类、行政财务类、安防类、生活服务类等。每个专网针对特定的用户群体和业务目标设计,虽然具有专网专用互不影响的好处,但也带来各种类型的专网出现重复建设、多头管理的问题。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