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EAR-Yoshino V12 英国胆机鬼才神作(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19-09-15

  你以为Tim的作品只限于家用音响领域吗?进入1980年代,他开始跨足专业录音器材领域,那时CD才刚崛起,Tim是极少数大声疾呼CD分辨率不够理想的类比讯源死硬派拥护者之一。他甚至回溯音响重播的源头,开始研究黑胶刻片技术,解决了刻片头的回授问题,替IslandRecords、Mobile Fidelity Sound Lab等唱片公司设计黑胶刻片机。他改良的Studer与Ampex盘带录音座被录音大师Bob Rudwig所爱用。他设计的压缩器(Compressor)、限制器(Limiter)与等化器(Equalizer)被发烧友喜爱的喇叭花唱片公司(Sheffield Lab)传奇录音师Doug Sax采用。著名发烧独立唱片厂Water Lily Acoustics则使用了Tim设计的电容式麦克风、真空管麦克风放大机与盘带机。除此之外, 包括音响迷熟悉的Chesky Records、Classic Records,以及Pink Floyd、Beatles的Paul McCartney与Ringo Starr、Kate Bush、CassandraWilson、Ry Cooder、Aerosmith、Bob Marley等众多知名乐团与乐手,甚至近来炙手可热的Adele御用录音师PaulEpworth,都是Tim录音设备的爱用者。在Hi End音响领域,有办法一手掌握录音到重播的每个环节,并且有能力在每个环节都设计出顶尖器材的,放眼古今也只有Tim de Paravicini一人而已。

  为什么专业录音领域有这么多人爱用Tim设计的器材?在一篇专访中,Tim曾经直言,因为他的器材没有任何音染,可以让人听到声音的真实原貌。事实上,他设计的家用音响器材,也完全依循这个理念。他对于真空管放大机的设计理念尤其值得一提。许多人认为胆机的好声,来自于听感上较为悦耳的偶次谐波失真,但是Tim完全不认同。他认为管机不应该依靠这种非线性失真,任何附加于原始讯号之外的失真,都应该被降到最低。许多人喜欢胆机的温暖韵味,Tim也不苟同,他认为这种温暖的染色,来自于胆机的高频延伸受限,使用了劣质的变压器,以及过高的输出阻抗等等设计缺陷。许多人认为Tim独沽胆机,但其实Tim从Luxman时期就一直是真空管、晶体放大两路兼修,EAR之前推出的312前级与M100A单声道旗舰后级,采用的就是晶体架构。对他而言,管机与晶体放大机的主要差异,来自于线路设计不同,而非真空管或晶体元件的差异,只要线路设计得当,不论胆机或晶体机都可以发出一样优质的声音。

  既然如此,那么EAR的产品为何始终以胆机为主?依照Tim的观点,主要原因是「胆机要克服的问题比晶体机少」。真空管先天就有增益较高、反应速度更快的优点。晶体机则为了降低工作温度与制造成本,通常采用AB类放大设计,必须施加大量负回授降低这种线路的交越失真,此时相位失真浮现,对音乐重播就会造成伤害。

  许多人认为胆机的阻尼因子较低,对低频的控制力因此受限。Tim对此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只要经过简单计算,就可以破解阻尼因子的迷思。对一般8欧姆负载的音箱而言,阻尼因子其实在10以上,对于低频的控制力就没有明显差异。一般人之所以认为晶体机的低频控制力较好,主要原因并非晶体机的阻尼因子较高,影响更大的其实是负回授线路的设计、频率响应的分布、以及遭遇过载失真的回复能力等等特性。

  Tim之所以采用独创胆机线路,就是为了解决传统胆机线路在音染、失真与低频控制力上的缺陷。他在推出EAR的创业作509单声道真空管后级时,就设计出独家Balanced Bridge线路,让这款后级在遭遇音箱负载阻抗降低时,依然可以维持稳定的功率输出以及大电流输出能力。这次评论的V12就继承了这项技术,关键在于采用了独特的输出变压器绕线结构,将初级绕线平均分配给功率管的屏极与阴极,并且在阴极的初级绕线施加适量负回授,藉此降低输出阻抗,提升线性表现。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