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我们自己在进修、在用功,有什么标准可以证明自己的行法是对的呢? 不管任何的禅定训练、数息、念佛、白骨观、参话头……。在经过一定程度后,都会有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前者主要有八种,称为八触。后者则为十功德。所谓八触是:动、痒、轻、重、冷、暖、涩、滑。 一、动:一个修行人在经过置心一处的训练后,心念渐能专一,气也会加强。加强的气会带动身体、调整身体,使之进入健康的状态。进入禅定后,色身便不会再动了。 这些境界相,每个人的状况、感受会不一样。有时几种状况同时出现,有舒服的,也有不舒服的,对于这些我们只要把它观照清楚就好了,不要理会它,看着它出现,增长、消失,而我们的身心也在这生灭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跟超越。八触是过程,不要执着 心理上的变化,是学佛人的主要目标,也是工程面主要的一个标的。不过当心理产生变化时,色身也会跟着起变化,而这部份是附带的,不是主要的,但是,却有很多人会在这个地方去寻求发展。 在色身上的变化,主要就是八触,是每一个修行禅定的人都会经历的;而刚开始最常见的,就是自己的心会摇动,这个叫「动感」。心里的动,你常常会误以为是色身的动。透过你一再的观照色身以后,就会产生色身的变化。这个色身的变化,就会带动我们,你就误以为这是真的。是没有错,透过这个再训练,你的色身会有很多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气动,透过气动的引导,你可以练气功、可能飞檐走壁、也可能有轻功、有内功,但是,这些脱离不了生死轮回。 那些在跳蛇舞、天女散花的,如果透过气动来表演,你不要把它当作目标,它只是一个过程。 一个修行者,进入初禅定之前,这些状况会先调整好;进入禅定以后,就不会再动了。假如,你一直动、动不停,没有办法调整好的话,那自己就要要求自己,不是要求你的色身不能动,而是要去掌握你的内心。 你的内心为什么一直要去观、去看、去想「这个色身怎么动的?」那是错误的。没有错!心会动、身也会动。色身单独在动,而心都没动的,那更多。这个动是真的在动,但不是好的动。透过这个动的调整,身体会进入健康的状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但不是修行的目标。假如,你这个动不会停止,那你要多去拜忏「为何修行,总是不得要领?」 各位在外面接受了很多修行的噪声,其实『气动』确实,但气动是不好的动,你必须放下它! 好多人执着「磁场很强」,什么叫磁场很强?又,「磁场很不好」,什么叫磁场很不好?我告诉你:磁场,是你的语言名称,换一个名称它叫作气氛。当你感到很好的气氛,就说「磁场很强」,而感到不喜欢的气氛,就说「磁场很差」,只是这个样子。但是很多人想法转不过来。 要记得,修行为求『了生死脱轮回』。八触只是修行过程中必然的现象,各位了解就好,不应看重也不必在意。若是沉溺于追求色身变化、想修得神通,那就远远背离你修行的初衷了。十功德 所谓「十功德」就是「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皆是心理上的变化。 第一个是「空」。还没有入禅定前没有真正的空--也就是这并非般若空性的空,但是,内心里头会比较干净、比较空灵,不会很复杂、不会有很多的烦恼,能够放下那些没有必要的、夹杂的信息;换句话说,可以很容易舍弃很多东西,如名、利、财、食、睡,这些通通可以放下。一个行者端身正坐,假如还夹杂着这些东西,你怎么有可能修行?看起来在这里坐着,蛮像一回事,其实心理正在百般计较,那不叫行者了。 所以,我们自己可以检讨得到,是不是把这些放下了?这当中,难免还有一点淡淡的习气在,因为还不是真正的成就;但是粗的、粗中细的、细中粗的这些部份,要通通把它放下才对,这是第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