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深圳新增5个物种记录大鹏半岛山海间的神奇物种曝光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5-26

  “最令人惊喜的是,本次调查中记录到有5个物种是此前并未在深圳市的范围被发现或纪录到的物种。这五个物种分别是海南垂穗石松、大柱霉草、托京褐扁颅蝠、印度伏翼和卡氏伏翼。”20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发布大鹏新区典型生境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大鹏半岛蕴藏着诸多神奇物种。

  据介绍,位于深圳东部的大鹏新区,三面环海,群山纵横,既有森林草地河流湖库,也有滨海岩岸沙滩,森林覆盖率达77.49%,野生植物种类占深圳市的70%、全省的26%,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连续7年全省第一。

  大鹏新区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拥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树林湿地、稻田湿地、珊瑚礁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为大量生物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是深圳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在七娘山的密林中,生活着紫纹兜兰、中华穿山甲等珍稀动植物;在深圳最古老的银叶树林下,能发现神奇的白边侧足海天牛的踪迹;大鹏湾的珊瑚礁里,时常可以见到海马等珍稀海洋生物。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鹏新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掌握生物物种的动态变化,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于2022年6月以来开展了新区典型生境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按照通山达海的思路,选择代表性的自然山溪为轴线,串联自然山溪、红树林、滩涂、珊瑚礁等典型生境类型,确保调查工作的连通性、完整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鹏半岛蕴藏着诸多神奇物种。

  其中,在陆域调查中,发现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共计38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紫纹兜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6种,分别为穗花杉、普洱茶(野生茶)、广东蔷薇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1种,分别为豹猫、裳凤蝶、虎纹蛙等。

  海域调查共记录到4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均为石珊瑚目),包括澄黄滨珊瑚、十字牡丹珊瑚、肉质扁脑珊瑚、团块角孔珊瑚等。

  最令人惊喜的是,本次调查中记录到有5个物种是深圳市新记录。这五个物种分别是海南垂穗石松、大柱霉草、托京褐扁颅蝠、印度伏翼和卡氏伏翼(2021年新发表的中国新记录种)。

  本次新发现的三个翼手目物种(蝙蝠)具有特殊的生物多样性意义。由于许多蝙蝠的外形相似,仅借助常规的形态识别,往往难以区分。本次调查工作中,调查单位以形态学鉴定为基础,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大鹏新区采集到的蝙蝠标本进行了鉴定,最终确认了托京褐扁颅蝠、印度伏翼和卡氏伏翼这三种蝙蝠在深圳的分布。它们白天栖息在桥底裂缝内,相对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其中,卡氏伏翼为2021年才发表的中国新纪录种,最早被发现于韶关和广州。

  蝶类作为最具有观赏价值、最常见的昆虫类群之一,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次蝴蝶调查过程中,通过网捕、拍摄和马来氏网监测,共记录到有105种蝴蝶,填补了大鹏新区蝴蝶调查的空白,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一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裳凤蝶。

  2023年,大鹏新区将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持续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不断完善新区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期待更多神奇的物种在大鹏新区被发现。(蒋佳元 林琳)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