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超级央行周”之后,澳联储、印度央行、俄罗斯央行和墨西哥央行也将相继公布利率决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发表讲话,英国央行行长将贝利将向议会作证词陈述。数据方面,中国外储数据,1月M2、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重磅金融数据都将发布;英国2022年第四季度GDP数据出炉。美股财报季继续,英国石油、瑞士信贷、迪士尼、百胜中国、优步等公司将相继发布财报。 2、据券商中国,全面注册制改革已经启动,投行开始忙碌起来了。据悉,证监会发布有关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稿后,投行内部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加强学习,也有投行在公司内部征求反馈意见。为抢抓全面注册制的机遇,多家券商全面发力,在组织架构调整、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3、据中国证券报,农历兔年首个交易周,A股年初以来的上涨势头略有放缓,三大股指中沪指、创业板指周线微跌。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依然处于全面修复途中,短期波折并不会改变市场中长期向上趋势;市场流动性方面,公募基金有望成为推动内资增量入场的重要来源。从具体配置来看,后市成长方向仍然是业内人士看好的主线,数字经济、半导体、信创等是较为青睐的细分品种。 4、据证券时报,基金独门重仓股揭秘,去年四季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六百余只个股属于单一基金公司独家持有。从持股比例来看,西菱动力获得华安基金旗下8只基金重仓,持股比例超过12%居首。中欧基金旗下4只基金重仓垒知集团,持股比例超10%,位居次席。此外,宝盈基金独家重仓赛微微电、长城基金独家重仓华盛昌、南方基金独家重仓骏创科技等个股,期末持股比例均超5%。 1、国务院国资委等13个部门制定了《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在加强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统筹规划方面,方案明确将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分级诊疗和医疗急救体系,并按照自愿申请、多方评估、协商签约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2、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到城市副中心调查研究。他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内需动力,注重文旅商融合发展,提高环球主题公园运营水平并加快谋划建设二三期项目,更好释放溢出效应;继续保持每年千亿元以上投资规模,提前谋划好下一个五年重点项目,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进一步加强创新引领,加快形成元宇宙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带动高精尖产业发展。 3、春节假期刚过,中国各省份马不停蹄开始了经济“大比拼”。多地密集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开启基建“加速跑”模式,力争为兔年经济开好头,起好步。据介绍,北京市今年第一批总投资约486亿元的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雄安新区安排项目270个,总投资6641亿元,年度投资超过2000亿元;广东省今年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 4、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透露,供销总社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全力保障2023年春耕农业生产用肥用药稳定供应,为夏粮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5、针对关于建议将不孕不育治疗纳入免费医疗的提案,国家医保局近日答复,将逐步把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鼓励中医医院开设优生优育门诊,提供不孕不育诊疗服务。 6、据证券时报,刚刚过去的兔年春节长假,升腾烟火气,举国春意浓,巨大消费需求得以集中释放,餐饮、旅游、购物、休闲等行业一派繁荣景象。至元宵节国内消费市场依然持续火爆,活力满满背后彰显消费复苏后劲十足。 7、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特区政府网站发表司长随笔称,经过三年疫情的折腾,香港自去年底逐步恢复与国际的免检疫往还,2月6日起正式与内地全面通关。可以预期,各种公务、商务、旅游和其他经济活动也会加快恢复,跨境人员及货运往返可望稳步增加,料将带动香港出口、运输物流、旅游、零售及餐饮业,并为香港整体经济带来更正面、更乐观的气氛和展望。 1、中信证券表示,2月以来内资已开始接力外资,市场风格已从1月的价值转向成长,国内机构调仓和加仓将进一步强化成长风格,外部扰动影响外资流入节奏,不改全年流入趋势,虽然权重指数过去一周表现平淡,但成长指数表现亮眼,市场依然处于全面修复途中,成长洼地依然是近期主线、中信建投策略团队表示,节后市场成交放量,风格有所转换,人民币单边升值告一段落,外资流入逐步放缓,市场以补涨小票为主,融资盘触底回升。春季行情仍可持续,内资做多意愿在逐渐增强,也预示着后续行情由充足的增量资金。 4、Wind数据显示,除将上市的新股外,本周将有55只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量为18.35亿股。 5、多家上市公司开启外资调研专场,部分专场吸引了几十家外资机构同时参与。 6、节后首周,机构调研热情高涨。被调研公司集中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子、电力设备和基础化工等行业。 7、据证券时报,虎年年终奖和兔年压岁钱两个“红包”,你会怎么投?对于兔年的资产配置方向,业内人士更多看好权益资产和部分大宗商品资产的表现。在合适的风险水平下,他们建议适度配置A股基金、港股基金以及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ETF。 8、据证券时报,去年四季度至今,经过了调整的医药基金终于回暖。有业内人士分析,众多细分板块中,创新药或将成为未来医药行业最大的主题,也是最确定的投资方向。随着疫情对行业的扰动逐步减弱,相关公司将会回到长期增长的趋势中。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新依然是行业成长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截至2月2日,18家科创板未盈利上市药企中,已有17家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整体看业绩分化明显。 11、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了“NIO PHONE”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目前商标状态为申请中。据悉蔚来城市活动已开始抽取全国首批蔚来手机的内测名额。 去年四季度可投港股内地公募基金(扣除QDII)增至2786只,合计持有港股市值4060亿,较三季度增加超1000亿。 1、中证协披露券商投价报告估值与盈利预测偏离情况,据统计,投价报告估值较首发价格上偏效应明显,57篇投价报告(占比30.2%)估值高于首发价两倍以上, 2、深圳证监局发布《深圳证监局关于2022年四季度证券基金期货纠纷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2年四季度,深圳证监局共接收针对辖区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的投诉1183件,比2022年三季度增加205件。其中,针对基金经营机构的投诉数量增幅最大,环比增加243.41%,共计443件,创年内新高。基金经营机构的规范经营问题较为严峻,相关投诉数量较2022年三季度增超300%。 截至2022年底,Citadel LLC成立以来,累计费后收益超越桥水,为史上最赚钱的对冲基金。 4、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披露收官,权益市场明显回暖。从基金类别来看,QDII基金规模增幅明显,环比增长19.63%; 5、随市场回暖,海外中国基金强力反弹。梳理发现,海外前十大主动中国股基自去年11月以来全线%。与此同时,海外亚洲股基则大力押注中国市场,以捕捉中国市场反弹带来的机遇。 1、最新机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钢材社会库存连续7周上升,建材、板材库存上升速度有所放缓。 2、今年内蒙古计划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168个,总投资3.2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739亿元,较去年增加1403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及以上项目52个,较去年增加了11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98个,较去年增加了45个。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腾云等与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研究表明,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在不需激光器锁频锁相的条件下可以实现远距离安全成码且在城域距离有较高成码率,极大地降低了协议实现难度,对未来量子通信网络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节假期,5G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增势突出,同比增长103%,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中占比超四成。流量的大幅增加,反映出5G正加速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拉动新型信息消费的重要动力。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超5万亿元,对经济稳增长的作用日益显着。6、今年1月中欧班列集装箱发送量同比增长13%。据介绍,今年1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10列、运送14.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13%,综合重箱率达到100%,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安全畅通和春节市场供应。 1、知情人士称,日本政府已经接触了日本央行副行长雨宫正佳,认为他可能接替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的职位。 2、在被问及下一任央行行长是否应该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木原诚二强调,需要实现一个通胀稳定和可持续上升的经济。重要的是创造经济条件,使价格稳定和可持续地上升。 3、阿联酋、法国、印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达成三方合作倡议并公布实施路线图。声明称,该倡议将有助于推动三方在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项目的设计和执行。倡议将为扩大三国机构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提供平台,并在印度担任G20主席国和阿联酋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的框架内组织一系列三方活动。 1、有市场消息称,苹果计划从2月5日起推出活动,iPhone 14 Pro系列全部版本将迎来700元降价优惠,起售价仅7299元。 2、有消息人士称LV将于2月18日进行今年首次全球调价,幅度在8%至20%之间,部分鞋履产品已完成价格调整。 3、马斯克称,特斯拉皮卡Cybertruck很难制造,因为它不同于任何其他汽车,但正如公开声明的那样,将于今年开始生产Cybertruck。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0.4%,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2、从当地时间2月5日开始,欧盟开始对俄罗斯石油产品正式实施价格上限。针对欧盟制裁措施,俄罗斯方面此前已宣布,自当地时间2月1日起,正式禁止向在合同中直接或间接使用设置价格上限机制的法人实体和个人供应石油,这一法令将持续至7月1日。 3、中国石油透露,由大庆钻探钻井二公司50102钻井队施工的这口地热井成功完钻,完钻井深2850米。这是集团公司首个U型井地热项目中的第一口井。 油价今年将回升至100美元/桶以上,随着闲置产能耗尽,2024年可能面临严重的供应问题。 6、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2023年1月连续第十个月下行,与2022年3月的历史峰值相比已回落17.9%。不过,在另外一份《谷物供求简报》中虽然上调了2022年全球谷物产量预测,但预计2022/23年度全球谷物供应仍将趋紧。 7、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表示,对俄罗斯实施的油价上限既实现了稳定石油市场的目标,也减少了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下降了近30%。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一半将来自中国;随着更多炼油厂投产,石油产品市场将在2023年下半年企稳;希望欧佩克不要再次减产。 1、一份未公布的政府报告显示,英格兰银行和英国财政部判断英国未来可能需要数字英镑,但现在承诺为其建设基础设施还为时过早。报道称,数字货币创建预计需要数年时间,官员们已将2025年确定为银行可以开始构建和测试货币原型的“最早”日期,而正式推出的最早日期预计在2020年代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