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规划线路主要集中在绕城高速以内,形成了“米字”骨架,并命名了其中的一条U型线号线号线在后期的实施过程中,逐渐规划建设成环。 成都地铁有许多站名是依据道路名称来命名的,例如人民北路、金科北路、东大路、武青南路,还有有趣的“东坡肉的”——东坡路;以及天府三街、天府五街,宛如一对双胞胎兄妹。 有以地名命名的,如坐镇成都四大方位的交通枢纽站——成都东客站、火车南站、火车北站、成都西站,是城市轨道与城际轨道的重要换乘点。 另外还有红牌楼、新南门、高升桥、崔家店、槐树店等,熟悉这座城市的人一听名字就能大致判断出地铁站的位置了。 还有以地标性建筑物命名的,这样的方式更加直接明了。如天府广场、世纪城、西博城、金融城、文化宫等。 有以周边旅游文化景点命名的,如人民公园、省体育馆、动物园、宽窄巷子、文殊院、非遗博览园等,为外来游客提供最直观的乘车信息。 还有以周边高校命名的,如成都大学、石油大学、成都医学院、西南交大等站,高校附近地铁站为学生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出行信息。 根据《成都市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命名规划方案,应当依据地名总体规划由市民政部门会同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单位在编制轨道交通规划方案时同步编制。 站名不仅要考虑其服务片区的情况,还要保证遵循精准原则、唯一原则,在符合如上条件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同一地点出现几个站名的备选。此时还将继续研讨,充分考虑该名称的知名程度、文化底蕴、认同度以及是否会稳定的长期的存在,每一个站名的确认可谓繁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