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提升水产品品质与安全第一届“蓝色食品”发展研讨会在沪召开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11-03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洁)水产养殖、捕捞、加工和流通等环节如何规范?中国自主的水产品品质与安全认证体系,怎样赋能渔业高质量发展?10月27日,第一届“蓝色食品”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本次会议以“蓝色转型 品质引领”为主题,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下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主要围绕深蓝发展与蓝色食品、生产规范与品质提升、品质评价与全程认证、营养健康与消费引导四大议题开展交流研讨,凝聚共识。

  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远洋渔业协会指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主办。来自行业管理部门、协会学会、高校、科研院所与相关企业在内的40余家单位、80余人出席会议。

  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和水产养殖司副司长袁新华在讲话中谈到,希望会议的召开促进我国蓝色食品工作的开展,规范水产养殖、捕捞、加工和流通等环节,推动我国高品质水产品健康发展。

  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赵峰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提出,“当前全国渔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品质水产品供给比重偏低,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的基本原则,抓好品质提升、健全标准体系”。目前,大黄鱼抗流、优质新品系已培育至第二代,大黄鱼“蓝色食品”认证体系与标准已建立。“蓝色食品”为实现食物充足供给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亟需构建中国自主的蓝色食品认证体系。

  研讨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聚焦蓝色食品产业整体发展,第二阶段着眼蓝色食品细分领域发展,第三阶段为蓝色食品未来发展及行业标准《大黄鱼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专题讨论。

  据悉,“蓝色食品认证体系”是由国内优势产学研单位共同建立的中国自主的水产品品质与安全认证体系,旨在促进蓝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指导蓝色食品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示范应用、标准认证等建立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的认证体系,兼顾安全性,突出品质,实现产品全程可溯、可控、可评、国际互认。

  本次会议的召开,扩大了蓝色食品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行业共同探索蓝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模式和途径,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自主的蓝色食品认证体系与标准的构建与规范,为更好地服务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