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苏州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太阳活动周“最强耀斑”来袭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4-10-03

  2024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太阳在5时55分时爆发了一个X5.0级强耀斑,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均发布耀斑橙色预警。

  空间中心判断,本次X5.0级耀斑事件由位于日面东边缘的活动区AR3536(N05E75)爆发产生。当前该活动区比较活跃,后续仍有爆发的可能。

  本次X5.0级耀斑引起了地球电离层突然骚扰,主要造成太平洋区域短波通信中断,频率在30兆赫兹以下的信号丢失或中断现象持续时间超过60分钟。耀斑发生时,中国区域处于夜侧,因此并未受到影响。

  李志涛:目前,国际上按照软X射线峰值流量的量级,将太阳X射线耀斑分成五级——A、B、C、M、X,所释放能量依次增大10倍。C级以下的耀斑均为小耀斑,M级耀斑为中等耀斑,X级耀斑则为大耀斑。

  各等级后面的数值表示X射线峰值流量的具体数值。X5.0级表示耀斑软X射线峰值流量为每平方米释放5.0×10-4瓦。X级耀斑能释放出1025焦耳的巨大能量,相当于几十亿颗巨型氢弹同时爆炸释放的能量,或者10万次强火山爆发释放的能量总和。由此可见耀斑的威力之大。

  《中国科学报》:2023年似乎有很多太阳爆发活动,比如2023年初,太阳在6天内连续爆发3次X级耀斑,2023年12月又爆发了一次X2.8级大耀斑。目前太阳活动和耀斑爆发频率是否已经达到高峰?

  李志涛:从长期来看,太阳活动具有11年左右的周期性。第25太阳活动周起始于2019年12月,根据对太阳黑子的监测以及空间中心和国际太阳活动预报小组的预测,2024年将迎来第25太阳活动周峰年。

  目前太阳活动水平处于高位,太阳黑子日益增多,日面上不断出现结构复杂的大黑子群,爆发频繁,像2023年12月14日的X2.8级、本次的X5.0级,是本活动周以来最强级别的耀斑。

  李志涛: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剧烈的爆发现象,几乎全波段的电磁辐射都会随之增强。强的耀斑往往伴随高能带电粒子流和等离子体云的喷射,当它们朝向地球时,可能会对地球发起“三轮攻击”。

  第一轮出现在耀斑爆发的8分钟后。强烈的电磁辐射会以光速抵达地球空间,直接进入电离层和高层大气,使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急剧增大,引发电离层突然骚扰,可导致短波无线电信号衰落,甚至中断。

  第二轮攻击大约出现在耀斑爆发的几十分钟后。比炮弹快万倍以上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空间,发生太阳质子事件,可能给空间飞行器带来危害,也可能威胁执行任务的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第三轮攻击会出现在耀斑爆发的1至4天。高速等离子体云,即日冕物质抛射会携带磁场到达地球附近,引发地磁暴、电离层暴、热层暴等,可损坏卫星、电网、通信、导航等。

  《中国科学报》:网上有人说“耀斑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如增加癌症风险等”,根据你们的判断,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否会造成危害?

  李志涛:到达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只有太阳总辐射能量的很小一部分,再加上地球大气层的保护,直接到达人体的辐射是很少的。因此,即使是强耀斑,对人类健康基本上也是没有危害的。

  钟秋珍:要预防太阳耀斑带来的风险,首先要有业务化的天地基空间环境监测,其次要有准确的空间天气预报能力,为防灾减灾提供可靠依据。此外,我们要及时关注国内外专业机构的预报、警报。太阳质子事件在耀斑爆发后几十分钟才会出现,而地磁暴则在1至4天后才会发生,当我们收到事件的预报信息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应对。

  钟秋珍:预报耀斑,主要依赖对太阳黑子磁场和大小的监测。不过,太阳耀斑的发生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即便我们能判断出哪些结构复杂的活动区会爆发耀斑,但它具体什么时候爆发、爆发级别多大,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通过对黑子的结构和磁类型进行分类与鉴别,基于人工经验和分析统计模型,来预测黑子产生耀斑的可能性,比如“结构和磁场极性越复杂,越容易产生耀斑”。最近,国内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始依靠大数据分析开展耀斑的智能预报。

  钟秋珍:目前我国的太阳活动监测系统已初具规模。2012年“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子午工程一期)完成建设并运行,2023年 “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基本完成建设。这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提供地基太阳活动监测。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羲和号”等卫星,以第25太阳活动周峰年为契机,揭示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起源,提供天基太阳活动监测。

  但是,目前我国在全天候监测和数据传输实时性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加强自主能力建设,针对空间天气预报预警需求,在发射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科学研究卫星之外,实施空间天气监测专星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天峨龙滩特大桥主孔将世界混凝土拱桥跨径世界纪录一次性提高155米,比国外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大210米,建造风险大。

  除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推出的《唐宫夜宴》,河南台的另一部大空间沉浸展《隐秘的秦陵》也在上海获得广泛关注。

  接下来,释放出的氢气可能与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甲烷(一种可以在火星黏土表面储存数十亿年的碳形态)。科学家提出,这些被封存的火星碳或许有一天能被回收并转化为推进剂,为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未来任务提供动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球外核存在一个与赤道平行的环状区域。液态外核内探索到的低速地震波暗示,这些轻化学元素浓度较高,可减缓地震波的速度。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确定了被称为“引力盆地”的关键区域。这项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于宇宙复杂引力动力学的理解,也让科学家更清楚地认识到塑造宇宙结构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态势更加明显,第一产业基础地位巩固夯实,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此次长江口二号古船试发掘区域位于古船南端。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站是目前我国最先进、体量最大的智能化考古专用工作站,填补了我国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领域的空白。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听到“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趴着午休会导致胃下垂”“孩子身材矮小可以打增高针”等等说法。

  记者在丹江口大坝现场看到,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丹江口大坝已经建成全要素、全天候动态监控体系。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行业协作奋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在算力的支持下,东数西算、东数西渲、东数西训、东数西存,应用场景更加多元,不少贵州本土企业也开始布局新的赛道。

  在阮祥燕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照片格外醒目——她身着蓝色手术服怀抱一名新生儿,对着镜头深情微笑。正是这名女婴的降生,让她有了“冻存婴儿之母”的称呼。

  我科学家团队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以下简称“CiPS细胞”)制备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