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知青,顾名思义,知青就是知识青年。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但是今天珢伊要跟大家讲述的不是这种广义上的知青,而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称谓。这种知青指的是从二十世纪中后期一直到末期这个阶段中,自愿离开城市,下乡支援的一批年轻人。在那个时候,“下乡”几乎成为了一种时尚,或多或少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都十分乐意去为祖国的边边角角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但是,在这么多的“知青”中,有一位女知青却十分出名。她就是傅索安。 这位十分出名的女知青傅索安,出生在一个较为安定的年代。那时候的她,家里条件很是优越,父母两人都是知识分子。不仅如此,她的父亲还是一个医生,在社会上占有着一定的地位。从小在这样的家里长大,自然是气质非凡,再加上傅索安天生丽质的精制脸庞,追求者自然是少不了的。不过,傅索安可没那么想过早接触爱情,于是竟然自己练就了一套拳脚,只要有追求者接近,想她示爱,就会收到一份来自傅索安的特殊“回礼”。很快,傅索安的火爆脾气就传了出去。自此以后,一众追求者终于明白,对于傅索安,是“只可远观,不可走近”的。 不过,这样火爆的脾气也给她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事儿。作为知青,她下乡的地点是内蒙古的一个名为奇玛村的村落。本来因为水源的缺乏,奇玛村与隔壁一个叫做鲍家庄的村落合力建了一个水库。但是水库的建立却并没有立刻解决水资源的问题。因此两个村落的矛盾增加了,身为乡下人,难免总会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于是作为知青,就应该出面去扮演好两个村落之间的“和事佬”的角色。但是傅索安却就是这么与众不同,她不仅不出面调和,反而还带着奇玛村的人,偷偷把鲍家庄的几个人硬生生地打成了骨折。 本来如果傅索安没有忍不住去打人,而是心平气和的邀请两个村落的代表出来好好谈一谈,即使不能问题不一定会及时解决,但这也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做法。可是她不仅打了人,还将人打伤了,这就让整个事情变得更加严重了。于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事的傅索安赶紧偷偷跑了。 傅索安本就因为奇玛村处于边境地区而人生地不熟,再加上逃跑心切,竟然跑到了苏联人的领地。在被发现后,傅索安赶紧表示是来投靠的。苏联人虽然不信,但一听她在国内惹过事,也就相信了她是逃来的了。后来,苏联人发现,傅索安不仅有着一张天生丽质的脸,人也很机敏。于是他们逐渐的冒出了她培养成克格勃的特工的想法。 傅索安在成为一名也特工后,执行过的最令人惊讶的任务,就是在东京的一次谋杀任务。身为一个女子,她竟然成功的暗杀了目标人物,不仅如此,还成功地讨回了苏联。 本来作为一名优秀的女特工,傅索安的发展还是十分可观的。但是造化弄人,在那样医疗技术还没有像如今一般发达的时候,年轻的她竟然患上了肝癌。于是,禁不住病痛折磨的她,选择将自己的生命永远的停留在了25岁。而她为世人所留下的,仅是一个“悔”字。 原来,在傅索安的心中,她从未忘掉过自己的故乡以及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着大家,太过于冲动的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冲动是魔鬼,凡遇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