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一旦发作,可能影响到颈椎各部分组织和脊髓,引发各类症状,而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症状也有所差异,一定要区分清楚。今天就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蔡军医生给大家详述一下颈椎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颈型颈椎病患者会出现颈部肌肉的僵硬、酸痛,常集中在肩颈、肩胛、脖子后方等区域,影像学检查一般会得出颈椎反张、生理曲度变直等结果。 颈型颈椎病症状轻微,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发展也可能成为其它更严重的颈椎病,因此可视为所有类型颈椎病的前兆或早期,同时会伴随着颈部肌肉劳损。 椎动脉是大脑的供血通道之一,当颈椎发生骨质增生,对椎动脉形成压迫,就会引发椎动脉型颈椎病,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 患者因大脑供血不足,可能出现头晕眼花、眩晕耳鸣、天旋地转晕倒在地(意识清醒)等症状,有时也会伴随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症状。 颈部脊髓和肩膀、手臂等部位内部都有细小的神经相连,而这些神经的源头就是脊髓中的神经根。当神经从脊髓出发,穿过颈椎时,却因颈椎发生病变而受到压迫,这种情况就叫做神经根型颈椎病。 患者往往会有麻木、酸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受影响的神经连接哪里,症状就集中在哪里。一旦颈椎病变严重,导致神经全部受影响,那全身多处部位的感官和运动能力都将出现障碍。 脊髓型颈椎病,往往是骨赘增多、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等压迫骨髓引起,一旦脊髓受损,有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功能性损伤或症状。 患者往往会出现脚底发软无力、双下肢行动笨拙、排泄异常和失禁、男性性功能障碍、胸腹部束缚感、双上肢肌肉萎缩不灵活等等症状。 颈椎退行性病变刺激到周围组织内部的交感神经,引发的就是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往往自我感觉复杂,难以表述,有头晕头痛、睡眠障碍、心烦意乱、恶心呕吐、耳鸣心慌等等感受。 颈椎一旦出现任何症状,都要及时检查,积极治疗,以免引发严重后果,但是颈椎病可大可小,最好的方法是做好日常保护,降低疾病风险!蔡军主任指出:想要远离颈椎病,要做好这3项。 改善日常行走坐卧的姿势,尽量避免给颈椎压力或可能损伤颈椎的姿势。睡觉一方面要注意场所,注意提高睡眠质量,另一方面要注意睡眠姿势,选择适合高度的枕头,避免给颈椎造成慢性劳损。 体力劳动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或导致慢性劳损。同时建议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尤其是针对颈椎保护的活动,要多做。 第一、颈项争力,右手在胸前、左手在背后,一边将手掌推向左边,一边将头向右转到极限,保持3-5秒,随后换位再来一次。 第二、头手相抗,双手背在颈后,十指交叉,手向前用力,头向后用力,保持3-5秒。 第三、仰头望掌,双手掌心向上举过头,十指交叉,向后仰头看着手背保持5秒。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都不免会影响到颈椎,但由于颈椎隐藏于身体内部,并没有那么直观,一些慢性劳损不可见,久而久之小病化大,得不偿失。 因此建议大家要注意保护颈椎,进行体力劳动要量力而行,同时如果发现颈椎有异常,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