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对心脏会产生什么影响?感染和康复期如何正确补充营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副主任张磊2022年12月23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康复者在1-2周内静养是有必要的。 张磊称,在经历新冠病毒感染以后,人体免疫功能会出现较明显的紊乱表现,即淋巴细胞数值和功能会在感染急性期降低,后续随着疾病恢复,再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大多人这个“免疫紊乱期”会持续1-2周。期间其他病毒、细菌等都非常容易乘虚而入。 新冠病毒感染大部分5至7天症状好转、逐步康复,但也有少数患者会累及心肌,一般发生在感染新冠两周以后。出现比如心电图发生一些变化,心动过速或过缓,有时候有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甚至晕厥等症状。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要及时到医院查心肌酶是否有变化。如果发现心肌酶成倍增高,医生会根据其他相应的检查综合判断是否出现了心肌炎。出现心肌损伤,不要恐慌,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度过窗口期,从而逐渐修复。 中青年感染者更容易导致心肌损伤,因为中青年活力强、活动量大。这些人在感染和康复期做到膳食均衡很重要,保持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的均衡,工作和生活做到适度,最好不要熬夜。 剧烈的有氧运动会造成心率很高、耗氧量增加,不利于心肌修复;过度的无氧运动比如器械锻炼等,会产生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在心肌里面堆积,对心脏的恢复也不利。要控制好运动强度,最好不要超过平时运动的1/3,两周后再慢慢恢复到平时的运动量。 有心血管疾病的感染者应该格外注意保护心脏。感染和康复期间要保持合理膳食,做到心态平衡,避免焦虑情绪。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能随意增减药物。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徐凯峰2022年12月26日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咳嗽症状平均持续2周左右,有些患者咳嗽持续时间可长达4周。单纯气道炎症引起的咳嗽,一般会逐渐减轻。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如咳嗽症状有加重,或超过4周症状尚未缓解,需要到医院就诊,进一步评估可能的原因。 “阳康”之后咳嗽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咳嗽持续并不代表新冠病毒感染在加重。但如果咳嗽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尤其在出现发热反复或发热持续不退、伴有低氧(氧饱和度下降)或憋气,以及活动后气短等症状,需要警惕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及时到医院就诊和检查胸部CT。 要把营养管理贯彻整个感染防治前中后全过程。感染后,人的食欲会减弱一些,出现口苦、消化能力减退等现象,难以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补充营养。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奶类、谷类食物;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优选鱼虾、禽肉和瘦肉,少吃肥肉; 保证饮水量,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每天喝水1500-2000毫升; 合理运用药膳进行食养和食疗,结合冬季气候特点,推荐使用雪梨罗汉果水、玉米须橘皮水、白萝卜蜂蜜水、核桃葱白生姜汤、梨汤、山药冬瓜莲子粥、薏苡仁茯苓山药粥等; 症状好转了,胃口有所恢复,可以过渡到半流食。这时可以选择酸奶、蛋羹、面条、加肉末的面片、鱼肉、豆腐等,让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慢慢提升。 康复期的食物也要做到细和软,吃饭要细嚼慢咽。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再慢慢恢复到正常的饮食水平。 一些老年人由于生活节俭,食物种类比较单调,吃得素淡,身体营养基础比较弱,感染之前体重偏轻甚至有轻度的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状况不佳,感染后救治难度更大。 老年人平时饮食要尽可能做到食物多样化、保持荤素搭配,在正常的饮食基础上,可以考虑补充一些营养补充剂,比如蛋白粉、维生素矿物质复合剂等,有助于保持身体抵抗力。 目前发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型没有出现有特征性的基因组突变,普遍都是境外输入我国并流行的。此外,12月以来输入病例中一共发现了31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亚分支,其中BA5.2和BF.7占优势。 同一个毒株二次感染的概率极低。所谓的二次感染和多次感染,指的是病毒新的变异株出现,发生免疫逃逸,出现再次感染。比如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BF.7亚分支,未来可能感染其他分支。因此个人还是要注意防护,尤其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要做好预防,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高龄老人、有基础病的重症高风险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要早发现、早治疗,其中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很重要。 目前抗病毒治疗有口服的小分子药物可以使用。明确感染后,5天之内使用效果更好,但小分子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有基础病的老人,特别是卧床的老人,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大,需格外做好健康监测。患者家人或陪护人员要密切监测老人的呼吸频率和血氧数据。 建议家里配备一个家用血氧仪,如果血氧低于95,需要给老人吸氧;如果血氧低于93,要及时送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