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通报,截至1月16日上午6时,菲律宾近期强降雨导致的死亡人数上升至28人,另有3人失踪。菲律宾是中国的海上邻国,地处热带地区,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常年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刚进入新的一年,菲律宾就突发灾祸,一场暴风雨横扫全国。自1月2日以来,受热带低压的影响,菲律宾多地出现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菲律宾政府称,强降雨导致菲律宾139万人受灾,造成农业方面的损失近2.74亿比索,基础设施方面的损失超过1.71亿比索。菲律宾国家气象局15日警告,该国北部的比科尔半岛和奎松省将出现暴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洪水和山体滑坡。屋漏偏逢连夜雨,暴风雨引发的灾难尚未过去,菲律宾又发生地震。1月15日20时许,菲律宾中部莱特省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公里,多个城市有震感。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指出,此次地震预计不会造成损失,但会伴有余震。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各地频繁出现极端天气,干旱和强降雨是不可忽视的特征。《大气科学进展》期刊近日公布的一项由多国科研人员开展的研究指出,气候变化增加了地球表面温度,进而导致大气不稳定,放大了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这项研究还显示,去年全球海洋的温度继续创历史新高,热含量比前一年高出约10泽塔焦耳。研究作者之一凯文·特伦伯思指出,海洋升温导致水蒸发增加,推动了强降雨。 海洋吸收了人类碳污染造成的约90%的多余热量,保护了陆地表面,但也产生了海洋热浪。这些热浪已经对水下生物带来毁灭性的影响。除了不断升高的水温,海洋盐度也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两者将直接推动海水“分层”过程,影响海洋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并可能导致海洋中的氧气流失。研究人员警告称,脱氧对海洋生物、生态系统来说是一场噩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