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国内车市就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区;到了2022年,以新能源车企为代表的汽车市场,在价格的一波波涨跌之中,再次迎来一波深度调整。 这一年,特斯拉超越丰田,市值登顶全球第一时,市场还处在爆发期。资本疯狂追逐特斯拉,是因为它撬动了新市场,创造了新价值。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极氪在2月交付5455台,环比增长75.1%、同比增长87.1%。截至目前,极氪已累计交付86519台。 产品上,极氪001平均大定订单金额超过33.6万元,持续刷新中国豪华纯电品牌价值新高度;定位为MPV车型的极氪009,平均订单金额达到了52.7万元,两款车型双双站稳30万和50万以上这两个分水岭式的细分市场,真正做到了“款款皆精品”。 与其他品牌有着3-5款产品不同,在车型不多且2月份大环境整体偏弱的双背景之下,极氪能取得这样的销量成绩,实属不易。从这个层面说,“款款皆爆品”也正在成为极氪品牌的真实写照。 在两款“爆品”的基础上,极氪生产“爆款”的能力依然在延续。2月3日,极氪第三款产品新奢全能SUV—极氪X官宣之际即成热门,用多元智能场景、超凡性能和极致设计,开创全新的都市出行方式。 2023年2月13日,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目前,蔚小理在美股的市值分别为175亿美元、80.15亿美元和248亿美元。达到这一市值,三家公司用了八九年。 做个粗略的比较,极氪2021年3月才成立,不到2年时间,其A轮估值就已超过了小鹏的市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极氪已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造车新品牌。 仅凭两款量产车就能完成如此成绩,极氪赢在了哪里?在笔者看来,极氪模式下的“极氪速度”,成为了它全维度领先的重要原因。 在早期的市场中,那些“后来者”们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创造全新的与用户相处的模式,试图改变传统车企长久以来形成的客户与车企之间的关系。这其中,“蔚小理”成为了代表。 它们的模式,一度被很多人认为是改变汽车行业的标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成熟,成本和规模的重要性也在上升,并影响整个市场格局。传统车企凭借体系化优势,开始后来居上。 这其中,30万元以下最为成功的代表是比亚迪,而30万以上,能代表传统车企与“蔚小理”形成对决之势的,唯有极氪。 简而言之,因为它既没有走传统车企的道路,也没有复制新造车企业的路径,而且开辟了一条在二者之间的“第三赛道”。 由于是一个全新的品牌,从一出生开始,极氪就没有传统车企的影子,也没有新造车企业的资金压力;背靠吉利,极氪拥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也让极氪拥有先天性的造车底蕴和技术沉淀。 比如其强大的SEA浩瀚架构,就是由吉利位于中国和欧洲的研发中心,耗时5年、投入超过200亿元的成果。该系统在安全性、扩展性和运动性能上的优势,赋予了极氪品牌卓越的竞争力,让极氪牢牢占据了强势新势力品牌的地位。 同时,背靠吉利的优势,大规模的生产制造、强大的智造水准、完善的售后和补能网络,也极大地助力了极氪在交付速度和质量上的快速提升,带给用户十足的可靠感。 这样的底层逻辑,使极氪摆脱了之前所有传统车企的样子,以一种全维度的新,开启了极氪速度;而这样的速度映衬在品牌之上,就是极氪以产品力突围的重要原因。 以极氪001为例,它自上市就瞄准了猎装车市场,通过产品创新,成功让这一小众需求扩展为大众认可的产品体系,甚至引起了市场上一股针对猎装轿跑车型的跟风潮流。再来看极氪009,在它之前,MPV市场已经涌入了大量选手,但大部分车型都在比拼配置的豪华程度、车身的尺寸等这些常规维度的数据,但极氪并没有在红海市场重复动作,而是在红海中寻找蓝海。 于是,极氪009一经亮相,就成为了MPV领域中造型最为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再加上极氪领先的智能化水准,进一步巩固了极氪009的引领地位。 事实上,所谓的“极氪速度”非常好理解,其核心就在于极氪一直“不做无聊的电动车”,它打破了轿车与SUV的传统思维,也没有拘泥于MPV车型的古板印象,在智能驱动、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等三大领域全面进化,用全面领先的产品实力,在一众对标产品中依旧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2月19日,ZEEKR OS 4.1正式开启推送,17个ECU联动,8项新增功能,16项细节优化及182项功能优化。首款产品极氪001也开始全面升级。据了解,此次进化,2023款极氪001将诸多豪华车型的高端选装囊括为全系标配,堪称30万+级纯电车型最齐全和领先的豪华配置。同时,续航和操控双双突破上限,以猎装即全能的产品力标杆价值,持续为用户提供更多功能需求和个性化选择。 它所折射的,是极氪汽车的整体性,是战略高度下的战术,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不断进阶,但所谓“术”,是真的术吗?并不是,只是对市场的无限敬意和对消费者的足够诚意。 在汽车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的时刻,极氪的销量飙红,对中国品牌的一个有益提示是:汽车市场瞬息万变,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开风险,成为充满能量的偶像? 更好的产品,更有储备价值的核心技术,“向外的竞争力”和“向内的增长力”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或许这就是极氪的成功之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