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11年前的死刑犯刘招华,他临死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毒品不给国内人消费,只给国外人消费,人家曾经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我也应该可以用冰毒打开他们的大门,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福建省福安市人刘招华,因家境贫寒,高中辍学,父亲,母亲病重,身体趋向于瘫痪,他带着母亲多次辗转于大医院,钱花了不少,但是并没有任何起色,还是要看病吃药,无奈家中经济条件不好,无法承担昂贵的医药费,于是打起了制毒的主意,这是他制毒的开始。他顶着“鸦片战争”的名义贩卖毒品,实则是为自己的贪欲找个借口脱罪罢了。 第一次定海之战(1840年7月5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为攻打定海与清军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事最终以定海陷落英军获胜而告终,定海总兵张朝发,知县姚怀祥等先后殉职。定海之战为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占的第一座城池,也是近代史上西方军队第一次占领中国领土的战斗。清军投入战船21艘,船炮170位,兵丁940名。岸上兵丁600名,炮20位。英军投入白人兵2300人,印度兵650人。损失:清军战死14人,受伤13人。英军无伤亡。 双方2.2比1的炮火对比量,因为舰船的移动优势,在实际作战中英军常以数舰猛攻清军一处炮台,其舰炮总数常在清军岸炮的6倍以上,这是英军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争的最大起因是当时两国的贸易顺差。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尼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乾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 乾隆闭关锁国的原因,大多认为是乾隆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其实不然,乾隆对于当时的中国和世界经济还是非常了解的,那为什么选择闭关锁国政策呢?我们来看下。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北美爆发了独立战争,八年后,美国独立,并通过《人权法案》;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兰西爆发革命,三级会议通过并发表了《人权宣言》,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当时的西方社会都讲天赋人权,权力在人民了,国王都被处死了,这种事情肯定是当朝统治者乾隆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选择当时做好的做法就是闭关锁国。乾隆帝在《敕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又曾说“民俗易器,洋商杂处,必致滋事”,还制定各种防范夷人的章程。在当时社会消息流传速度很慢的清朝中国,乾隆用权力隔绝了外来思想进入,从而避免了大清国被卷入世界潮流当中,暂时稳固了满清王朝的统治。 在乾隆死后的40年也就是1840年,外夷用炮火打开了大清国的门户,而卷入了世界的漩涡当中。而后10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其影响持续半个世纪之久。更让乾隆想不到的是不过100年的时光,孙中山领导的北伐结束了满清政府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王朝。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位伟人意气风发的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乾隆皇帝死后刚好150年,中国人民从外夷欺辱的历史阴影下终于走了出来,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现在的中国正在向世界巅峰靠近。 中国清朝鼎盛时期,1750年,即清朝乾隆十五年,中国财产占世界总量的32%,几乎是1/3,到如今,据世界银行7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GDP总量大概为85.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比近24%(23.89%),中国占比近16%(15.86%),日本占比6%(5.79%),德国占4%(4.65%),英国3%(3.29),法国3.24%,印度3.18% ,多过金融机构预计,中国经济在20年内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乾隆死后250年,也就是2049年,我们何不一起期待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